土水泥成功了,自然要开始修路,同时也要想法子售卖。
如何售卖,大家开始商议,这东西以前都没有见过,光靠说是没法子让那些商家来主动的投资购买的。
商量来商量去,户部尚书提议:“依臣看,还是把王诚意找来问问他的意见。
这东西他鼓捣的,他最是理解,且他脑子灵活,一定是能够出一个好主意。”
圣上也是这样想,所以很快就让人去请了王信。
王信正在写请功的折子,这次的水泥,功劳大的人很多,他务必不能漏掉任何一人。
小太监前来的时候,王信停下笔,跟着他来到勤政殿。
见他过来,圣上笑:“诚意来了,让你来也是为了听听你对于水泥该如何售卖的意见?还有修路,你可有什么好点子?”
王信想了想,这两天他也想这个问题,他倾向于把水泥售卖权开放给全国几个大商户,这样能够一举两得。
此时听到圣上的问话,看到大佬们都用一种亮闪闪的眼神看着自己。
王信清了清嗓子,如同讲课一般说道:“圣上,臣有一个想法。
这路咱们要修,这水泥咱们要卖,为何不把两件事合成一件来进行。
开放不同区域的水泥售卖权给商户们,当然不是一辈子,而是二十年的售卖权。
不要小看这段时间,他们稳赚不赔。
当然了,还要有附加条件,比如京城的一条道路的修筑和某一段官路的修筑都需要他们来自掏腰包。
可是这路修成了可以冠上他们的名字,还可以立碑在路边让大家看。
水泥厂可以制定一个低廉些的价格给他们,这样他们才能积极参与竞拍不同区域的销售权”
王信又把自己的思路具体的说了一遍,这些大佬们都越听越激动。
只有林如海心中有些疑惑的问:“诚意,这个事情能成吗?”
王信回答:“必须要让那些商户们看到水泥的价值,所以就要有一个明显的能观看的地方,所以我们要先修筑一段路砌起一堵墙,这个过程要开放化,让京城所有人都来看。
放出风声,朝廷有意把这种能修路铸墙的东西开放不同地区销售权,那些有意图的商户可以前来京城和户部接洽。
等他们来到京城之后,也能从那些民众口中打听到事情的具体经过。”
王信说完,大家想了想,又商量了一下具体做法,这才准备开始实行。
王信贡献了自己的想法,并没有自己亲身要参与的准备,这朝廷人才济济,也不一定事事都要他出头。
不过圣上还是笑着说:“等那些商户想要拿到销售权,不如这个拍卖会还是由你组织,正好宫里也有一大批东西,你也可以这次一起拍卖了。”
王信行吧,万一这水泥卖不动,还可以用宫里的这些东西赚一批银子。
圣上也是真心为着他好。
大佬们也都知道,这是圣上爱护王信,他们都羡慕的看一眼王信就没有其他了。
他们这个年纪,和一个年轻人争宠也是丢面子的事情。
何况,如今他们这个年岁,能够风光的退休,能为自己的身后挣得一个好的谥号才是他们最关注的事情。
再有就是培养家族子弟。
比起这些,妒忌一个年轻人,还是一个简在帝心的年轻人实在是没有必要。
王信开始在京城周边选址建造水泥厂。
他最终还是在西边圈了一块地,这边居民不多,且山石众多,是比较合适的地方。
为了减少粉尘的伤害,王信还是大力的推崇种树,这些年京城几乎是树木成林,官道两边都是树木,下边的州府也都是积极响应。
毕竟圣上也是每年都亲自种树的。
就连西域那边都被这种树的风刮过。
以至于西域都快要变了一个地方,沙化都少了很多。
王信非常惊喜这个变化,种树好啊,金山银山也比不过绿水青山。
这句话他感叹的和王伏还有护卫们谈起。
翌日,王信上朝的时候,就现圣上把这句话改了一下写成了匾额。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还把这个匾额挂在了大朝会最显眼的地方。
王信不解,挂这里干嘛,天天让他们看着也没有多大的用处啊。
他们这些大臣都是种树大户。
他仔细一琢磨,恐怕圣上亮的就是自己的态度。
他摆明了态度,他们这些大臣就是最好的宣传者,这一传十,十传百,天下人必然就会紧随着圣上的脚步行事。
另外还有京城小报,看吧,不出三日,小报上绝对就会报道这句话,这个匾额。
果然不出所料,第三日,京城小报就大肆的报道了这句话。
只是王信没有想到,他也再次在小报上露面了。
其实他是小报上的常客,玻璃的各种制品,还有水泥,他都露面了。
甚至他守孝结束回京,还上过一次小报。
这次上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