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举的举子中这次有五人都是江宁县人,大家都七嘴八舌的开始赞扬王信。
“侥幸能够上榜,都是王大人的教导之功,很多的题目王大人也曾经给我们讲解过类似的。
王大人真是名师典范。”
“对,我也是,本来我觉着这次乡试,我应当是陪跑一次,没有想过侥幸孙山,真是感谢王大人教导之恩。”
“王大人确实是名师,史兄就是最好的证据。”
史浩霖静静的听着他们表扬王信,他笑着接话说:“诸位,我能上榜,确实是有赖姐夫教导之恩。
姐夫确实是一个名师。”
众人更加的哗然。
有人知道他们说的是谁的就心中暗暗思索,能不能和史浩霖交好一二,从他那里拿到一些资料也好。
有和王家村沾亲带故的就在想能不能托人带他去拜会一下王信,若是能和史浩霖那样入得王大人的法眼,他岂不是也能下一次中举。
这样想法的人不少,结果就是王信迎来了一大批上门或拜访,或者请教的学子。
王信也不拒绝,凡是来人,他都耐心的看一看文章,考研一下。
他觉得,既然能现一个史浩霖那样的数学天才,未必不能现第二个有一技之长的人才。
结果,看了一大圈还真的没有现第二个如同史浩霖一样的人才。
只是本着不能够打击学子们的学习兴趣的宗旨,王信对于他们的学业都给了一定的建议,但是仅此而已。
至于收徒,他可没有那个心情。
且最近他收到了师父的信件,年后估计他就要回京了。
师父说圣上已经决定让他去工部任左侍郎,正三品的官职,他一下子就升了一级。
正三品啊,他们王家目前最大的官职了,而且他还仅仅才三十多岁。
这么年轻的正三品官员,他身上还有爵位,可以说是百年来最为突出的人物了。
他此时在想的是,这个荫蒙的官职要给谁?
他其实是想要带着一个人进京的,在京城给他帮忙,和洪所正一样,成为他的左膀右臂。
史浩霖不成,他有自己的前途,若是就这么荫蒙了,就等于是断了他的前程。
王信也和王成商量了一番这个事情,王成还是倾向于在族里找一个人带走。
“诚意,你莫要愁,这是一个好事,族中想必是有不少的子弟乐意跟随着你的脚步。
虽然离家比较远,可是有人看顾着,也是他们求不来的好事。”
王信觉得他爹说的对,可是这个事情还是要自愿的好。
他嘱咐他爹:“爹,这件事还没有圣旨下来,传不得,只和族长叔说一下,选一个和我一起走就是。”
王成斜睨他一眼说:“还用你提醒我,你老子可不是以前什么都不懂的时候。”
王信就笑着恭维他:“我当然知道爹你乃是官场上的老人,只是白提醒你一句。
也是怕爹你和族人们关系好,一时间忘记了。”
王成这笑骂他:“关系再好,能好过儿子。
别在这忽悠你老子我。”
王信低头笑。
王成也不理会他,自去找族长说道去了。
族长听说这个消息的时候,满眼都是羡慕,他若不是年纪大了,可想要跟着去了。
可惜他不成,只能想一想族里那年轻伶俐,读书不成,可是却脑瓜子快,人情世故比较精通的人。
想来想去,还真的有这么一个人。
他笑着和王成说:“成大哥,你看王伏如何?说起来,他还是大爷爷家的子孙,也是你们这一支的人。
只是二爷爷家这几年有王华这个官员,又有佳哥儿在,倒是让大爷爷家没落了些。”
王成想了想,就问:“可是那个特别爱笑,经常去金陵跑商的小子?”
族长点头说:‘“就是他,我思量着跟着诚意办事的人,必须要会说话,懂眼色,能够看出眉眼高低,可不能拖累他。
这孩子年纪比诚意小几岁,又读书不成,带着他去正正好。”
王成便说:“那让他来,我和诚意看一看,若是成,年后就让他带着媳妇儿孩子跟着诚意走。”
族长点头,自去找人说话。
他也没说要给一个官职的事情,只是叫来王伏,笑呵呵的问他:“伏哥儿,你这些年不爱读书,总这样四处乱跑也不是个事。
你诚意兄弟年后就回京继续给皇帝老爷效力去了,他身边缺一个自己家的人帮他办事。
我倒是觉得你可行,就向他举荐了你,你可乐意?”
王伏大喜,忙躬身说:“承蒙叔叔看中我,我自然是乐意的,咱们家多少人都求不来这个好事呢!”
族长见他说话上道,就说:“我是举荐了你,可是能不能让诚意看中你,还得你自己上门去自我推荐一番。
你也别耽搁着,趁着这会子诚意不忙,去拜见一下。”
王伏应一声,转头就想要跑走。
族长叫住他,又嘱咐说:“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