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饭食,王信和林鸿玉就商量要去哪里游玩。
今日的天气晴朗,也没有什么风,给黛玉穿暖和点,出门去看一看也不错。
二人决定去高梁桥耍一耍。
若是看到卖鱼的,还可以买一点,回来吃个新鲜。
最后,王信、林鸿玉还有林曦玉带着黛玉坐着马车出门了。
路上王信还说:“再过些天,三月三上巳节的时候出门那时候才好看。”
林鸿玉笑道:“这不是为了让黛玉出门散心,今儿可是她的好日子。”
黛玉笑对二人道谢:“多谢哥哥,多谢信哥哥。”
二人顿时就被萌化了,这么可爱的妹妹,他们愿意天天带着玩儿。
因为今日过节的缘故,街道上人来人往的,人不少。
加上这天气确实是不错,风和日丽,窝冬之后的人们正是要春耕的时候,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这田地里已经有人在劳作了。”
林鸿玉掀起来车帘子,看着远处的田地说道。
“正好是可以春耕的时节,这可是一冬天大家都念着的事。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王信笑着应道。
“哥,你们看,这柳树都芽了,那绿色好嫩。”
小黛玉惊喜的说道。
“这可是二月春风似剪刀啊。”
王信也看着那朦胧的嫩绿色,说道。
“咱们下车,在这里玩一会吧。”
林曦玉看着王信和林鸿玉二人。
“行,这里人不少,也不会有什么危险,只是,你们二人跟紧我和师兄,莫要离开人。
让丫鬟婆子也在旁边跟着。”
林鸿玉不放心的叮嘱。
林曦玉和黛玉都小鸡啄米一般点头应是。
几人下车,看着这一排排柳树,王信赞叹道:“怪不得农户们都说沿河看柳,这个季节,还真的是柳条随风荡春烟。”
林鸿玉也被这一片鹅黄色的绿所吸引,喃喃道:“这要是落到纸上,才是一幅好景色。”
林曦玉牵着黛玉闻言说道:“那就画出来啊,哥你的画还是可以看的。
至于师兄的画,那还是算了吧,过于匠气。”
王信对她的话也不恼,笑着说道:“师父说我的画有形无神,还是师弟你来画。”
黛玉也笑着说:“哥哥,我也想画。”
王信马上就说:“好的,小妹也画,画好了师兄给你裱起来。”
黛玉笑嘻嘻的答应。
她还感叹说:“要是能把我的小车带来就好了,骑车看景,那才美。”
林曦玉看她一眼,说道:“下次再出来,就给你带上。”
在这里盘桓了一会,看够了景色,几人才上车,继续往高梁桥而去。
离得也不算是远,没一会就到了。
这里人来人往,人明显更多。
王信他们几人在桥上看了一会子远处的景色,又看了看桥下的河流。
林鸿玉问道:“这水里有没有鱼?若是可以钓鱼就好玩了。
走,看看有没有捕鱼的,咱们买一些回去做鱼脍吃。”
王信早就看到了桥那边的小集市,笑着指向那。
说道:“咱们过去。”
又扭头对着林曦玉和林黛玉说道:“二位师妹,跟紧点,莫要单独行动。”
一行人在丫鬟婆子,还有书童小厮的簇拥下往集市那边走去。
这里卖的都是农户们自己省下来的鸡蛋,布料还有粮食和手工制品等。
王信等人看了看,也没有买的打算。
倒是小黛玉,看到一个卖手工做的小篮子的,感觉有些趣味就买了几个。
喜得那个老农,不住的念叨:“多谢小姐,多谢!”
王信瞅了一眼,这小竹篮子确实是做工比较精致可爱,怪不得黛玉喜欢。
他又看了看其他的东西,那大些的提篮也做得不错,还有藤编的小坐垫,藤编的小箱子。
他兴趣上来,也一样买了几个。
这下子那老农脸上笑容更大,不住的感谢他们。
因为他们这一买,很多人都觉得这些贵人都看中的东西,一定是好的。
很快这位老农就把所有的东西都卖光。
老农心中直念佛,他今早出来的时候,就感觉树上的鸟儿都在叫,这肯定是喜事。
没想到就遇到了贵人。
这一冬的存货都卖光了。
其他的农人们也都目光烁烁的盯着几人看。
吓得黛玉赶紧离得几人更加近了些。
王信他们直奔着那边的鱼市而去。
这都是刚从河里打捞上来的鱼,都在木桶里游的非常欢畅。
这东西怎么活着弄回去真的是个事。
王信最终决定把一个桶里的七八条鱼都买了下来,连同着这个木桶一起。
都搬到了后边的马车里。
几人满载而归,准备打道回府。
回去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