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王信都在给王健和徐智讲题。
离着八月二十八放榜也就还有两日。
这日傍晚,送走了好学的徐智和王健。
王信决定找几个花盆种两颗西红柿和辣椒。
此时正好是播种的好日子。
还能够赶上收获这一茬。
王力和王丁几人跑到了金陵的陶瓦市场,很快就搬回来四个大花盆。
当然和这府里的花园布景比较起来,这几个花盆不算是太大,种植一颗辣椒和西红柿绰绰有余。
听到王信动静的王仁他们到来的时候,王信已经挽好衣袖,指挥着王力他们把找来的所谓的营养土往花盆中倒。
他自己则是先拿出三四粒泡好的西红柿种子种在一个花盆里,又同样的操作把辣椒种子种在另一个花盆中。
王仁等人看到他这么简单的操作,不由的问道:“信哥儿,就这么简单的吗?几天才能出苗。”
“三到五天吧。
现在天气温暖,正适合出苗和成长。”
王信边用喷壶给两个花盆浇水,边说道。
“信哥儿,你怎么只种在两个盆里啊?”
王健不解的问。
“等出苗了,就可以移植。”
王信解释。
几人这才恍然大悟。
“这个狼桃真的可以吃吗?”
王健好奇的继续问。
“能啊,以后你就知道了,它可是能够做很多的菜,绝对都是佳品。
京城的胡商说他见过人吃,都说味道很好,根本就没有毒,不要听那些传言。”
王信信誓旦旦。
这话可不是他伪造的,真的是那些走南闯北的胡商说出来的。
他们有没有亲眼见过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都斩钉截铁的说这东西可以吃。
这就够了,等成熟了,王信就可以假装让厨娘研究吃食,把他想做的菜做出来。
终于可以丰富一下饭桌上的饮食。
完美!
几人期待了一下这狼桃长成后的样子,都开始围着花盘不住的转悠,似乎是期待他明日就能够破土芽。
倒是那辣椒被集体忽视了。
咳咳,王信清清嗓子,对大家说道:“你们难道不好奇辣椒吗?”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辛辣的东西自古也有,难道这辣椒还能够越茱萸和芥菜不成?”
贾珠问道。
君子远庖厨,他能够知道这两种调味料,还是因为这两样东西在古诗中出现过,否则,他还真的不知道辛辣味道的是什么植物。
比如此时茫然的王仁。
他是真的不知道什么调料辛辣,什么鲜甜,他也没有做过饭,没有碰过这些东西,他只记得葱是有些辛辣味道的。
王信叹息一声,这些贵公子啊,没有说出何不食肉糜就已经是他们关心民间疾苦了。
真让他们对于食物说出来个一二三,恐怕全天下都找不出多少人。
王信不由的说道:“虽说是君子远庖厨,可是我们来日是要当官的人,将来若是为政一方,岂能够不知道这些生存的物事?我劝几位还是要关心一下粮食种植,和各种能吃的植物,哪怕是调料也要懂一点。
万一将来你做官的地方有这些东西,岂不是能够开出来,改善一下民生问题。”
贾珠思索了一下,觉得是这么一个道理,总不能去当官了就什么都交给师爷去做,自己整天的无所事事。
那样一来,辛辛苦苦的考科举有什么用处?当官又有什么用?
想通了这些他就笑着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愧领了。
多谢信哥儿提醒。”
王健也正色道:“今者闻君高论,如拨云见日,茅塞顿开。
多谢信哥儿!”
王信忙拱手道:“二位叔叔过誉了,岂敢当此盛誉?山野鄙言,不足挂齿。”
三人相视而笑。
王仁也跟着笑出声。
他虽然不知道王信说的了解这些吃食上的东西和做官有何关联,可是既然这有学问的三人都说王信说的对,那就是对的。
“以往我只觉得读书好就成,会读书总是前程差不到哪里去。
可是看到信哥儿的各种做法,我忽然就觉得自己狭隘了。
做官,不光是为了圣上朝廷,也是为了百姓。
为了他们的衣食住行。”
王健非常感慨的说道。
贾珠心有感触的点头,他颇有同感。
以往他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贵公子,如今他忽然就觉得人间烟火才是他们做官的意义。
不得不说这两人都没有怀疑自己会考不中,会当不了官。
所以说其实这两人还是比较心高气傲。
王信笑道:“升斗小民不过就是衣食住行四字,我家早些年也曾经了为了这四个字愁过。
我之所以比两位叔叔多些经验,不过是生活所迫,多些经历罢了。”
几人听到王信轻描淡写的就把他家早几年的生活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