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耍了一天,都很开心,可是还是得趁着天色尚明亮回家赶课业。
不要以为他们休沐就是单纯的歇息,可是要完成夫子布置的文章的。
要返家时候,李思远把大家摘的桃子还有荷花和荷叶都给大家带上,甚至还每人送了一匣子荷花做的点心。
大家觉得很不好意思,他们来的时候带的礼物明显是有点浅薄了。
等到回到家中,已经是申时末,王信急匆匆的梳洗一番,换上短袖衣衫,钻进书房中去赶课业。
刘氏呵呵笑,跟王林感叹:“这些年,也没有见到过信哥儿这样子的跳脱。
整天和你在一起都快成小老头了,还是和年轻人在一起有鲜活气儿。”
王林也觉得王信最近变的活泼了很多,这是一件好事,只要是不耽误他的学业,这样的变化是一件好事。
虽然大家都愿意少年老成,可是他还是希望孙儿能够和年轻人多接触,能够有一个张扬的少年时期,
王信开始做文章,夫子留的是一篇策论,略微思索了一会才开始提笔书写,虽然说是他急于赶课业,可是他还是耐住性子,握笔的手稳稳当当,书写的字迹也一丝一毫凌乱的痕迹都没有。
做好之后,王林来给他检查,他看过之后,满意的点头。
能够在玩耍一天之后还稳稳当当的把策论写的清楚明白,言之有物,且遣词用句比之前更加准确。
显而言之这都是周夫子的功劳。
信哥入学短短十日,就有了突破,看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习不是闭门造车,所以去学堂上学很对的选择。
第二日,一大早王信就来到周家私塾,他到来没一会儿,李思远他们四人也都陆续到来。
大家趁着还没有上课,赶紧讨论昨天的课业。
刘锦阳有些忐忑的说道:“昨日回去我想了好久,才写出一篇,也不知道一会儿夫子会不会说我。”
周谦昱也点头,他昨天也思考了很久才写好一篇文章。
此刻他也是心头不安的很。
李思远也不安,他虽然觉得自己的课业还不错,虽然对于昨晚自己的文章还算是满意,可是他也不知道是否会得到夫子的好评。
此刻还算是镇定的只有王信和杜尚知,王信是觉得自己尽力了,夫子对于自己评价如何自己都受着,在改进就是。
杜尚知干脆是破罐子破摔,有什么算什么,反正他爹都说他进步了。
周夫子进来的时候,几人已经都坐好开始背书,每日之计在于晨,利用每一刻时间学习才是真理,这是周夫子告诉他们的。
周夫子开始给每一个人查看课业,针对每一人的优点和缺点进行点评。
大家都写的各有优点,还好,还好。
周夫子点评完所有人的文章之后忽然就问道:“听闻你们昨日游玩的很是尽兴,想必你们对于游园都有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今日的课题,就是就昨日游园一事,写一篇文章和一五言绝句。
明日交上来。”
说完也不等大家的反应,直接散堂去吃饭去了。
王信等人也不敢耽误,都各自回家吃饭。
下午在上课的时候,夫子讲解了大学中的一段: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故君子必诚其意。
王信觉得他们昨日刚刚享受了美屋华景,今日夫子就开始讲解这一段话,这是不是在告诫他们修身重要,莫要为外物所扰,美德才是他们最应该拥有的东西。
王信便暗暗决定,一会在写课业游园文章的时候,一定要把握住这个主题。
他不知道他猜对了,周夫子确实是怕他们被富贵荣华迷了双眼。
尤其是听到小孙子说王信觉得自己是一个俗人,觉得走到哪里都会不由得想一想经济。
他当时就问:“昱哥儿,你可会觉得信哥儿扫了你们游园的兴致?不觉得他总是提这些经济的问题很煞风景吗?”
谁知道周谦昱很是奇怪的反问他:“爷爷,你这是怎么了,难道信哥儿的所思所想不正是你平时教导我的东西吗?我当时和信哥儿想法并不二致。
孙儿也是觉得那些东西值钱,觉得园子那样靡费,也不知道多久才能够挣回来。”
周夫子就笑:“你明白这个就好,我看信哥儿是个好的,那些金尊玉贵长起来,不问家族前途如何,不通家中经济的才是废物呢!
爷爷为你选择的这几个同窗都是好孩子,你当珍惜你们的情谊。”
他此刻看着王信认真听讲的样子,忽然就有点妒忌王林那厮,当年一个农家子杀出来一个前程,如今他的孙子又小小年纪就崭露头角,还真的是让人羡慕妒忌恨呢。
不过还好,他也有两个好孙儿,这一点上,还是胜过王林久已。
想到这就气顺了,你王林考的比我好如何,如今我孙子比你多,哈哈,这就是胜利。
王信正在记录笔记,忽然就觉得夫子的目光在他身上停留良久,他放下笔,刚想要抬头看一看,就感觉夫子的目光转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