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清晨,王信带着王成和王家村众人一起打拳,反正这套拳法已经有很多人都学会了,再多几个人也没有什么。
王佳和王代本来都是走路锻炼,这还是第一次被自己心急的老父亲给提溜起来和王信学习打拳。
两人和王信在一个院子里,经常看到他清晨就打拳,从没有跟着一起的心思。
要不是昨天他们爬山归来的劳累状态实在是吓坏了他们的爹,今天也不会被强制学习打拳。
当然王华和王朋是征求了王成的同意的,听王成说这套拳法是伯爵府中传出来的,更是心情激动,强制王佳和王代学习的心情更是迫切。
王信可不管这些,只要有人认真的来学,他都是很耐心地教导。
王代和王佳的手脚还算是协调,他教了几遍就记得七七八八,明天再继续练习几次应该就差不多记住了,这之后就是每天的坚持。
打拳是一个持之以恒的事情,如今王信虽然是年龄小,可是他这套拳法已经打了好几年,他的身体非常好,每年小小的感冒都没有过。
等到天时差不多的时候,王成叫上正在读书的王信,带上王力和王丁,拿好礼物,准备去史家拜访。
史家在江宁县城的宅子就位于最中心的街道之上,这里都是一些大户人家的宅邸,很少有出售的。
看来史家确实是一个大户。
王信暗暗思索。
这条街道上只有几户人家,史家的宅邸是一座五进的大宅子,此时大门紧闭,只有旁边的一个小门有人出入,有几个小厮在守门。
王成示意王丁上前叫门。
王丁上前对着一个小厮说道:“可是史大爷府上,我家大爷前来赴约。”
小厮很是客气的表示去通报,不一会史文明就迎出来,他嘴上笑道:“有志兄,信哥,有失远迎,勿怪,勿怪。”
王成忙回礼口称叨扰。
王信也行礼问候。
跟随着史文明进入宅子,他们是男客,无有女眷,自然也不用分开应付。
可是来到别人家中,自然是要去见过史家老太太和老太爷。
老太爷就在书房,他们直接拜见。
老爷子大约五十多岁,精神还算是矍铄。
他对于王成没什么特别的,只是受了礼,问候了王林几句。
就不再言语。
王信作为一个小辈,行礼之后就站在王成身边听他和老爷子有一搭没一搭的唠嗑。
大概是他实在是太沉默,老爷子倒是对他有些兴趣,问道:“信哥是吧,我听你史叔叔说,你县试考的不错。”
王信赶紧谦虚的回应:“叔叔疼我,对我多有赞赏,小子尽力而为。
倒是叔叔名次很高,有问鼎案的可能。”
果然听到王信对于史文明赞赏的话,史家老爷子的脸色好看很多。
他看了一眼旁边仵着的史文明,哼了一声才说:“你这孩子太过于谦虚,你这个年龄实在是难得。
我家也有几个调皮的小子,都在京城读书,回头你们认识一下。”
王信赶紧说:“几位哥哥想必都是高才,虎父无犬子,小子之后一定和几位哥哥学习。”
史文明和王成都不言语,在旁边口观鼻,鼻观口,一声不出,听着王信和老爷子相谈甚欢。
老的说:“我和你爷爷都是拼搏过来的,有你们这样的后人也算是后继有人。”
小的就回答:“爷爷您老当益壮,将来叔叔和几位哥哥都金榜题名,让您老撒赏钱都撒的累得慌。”
来言去语的说半天,史文明都惊讶了,这个小学究这么能说啊,还挺会哄老爷子开心。
王成见怪不怪,在京城,王信就这么会哄他爷爷奶奶。
对付老人家这件事情上,他自愧不如。
史老爷子似乎是很喜欢王信这样会读书的娃娃,还拿出了一块名贵的砚台要送给他。
王信赶紧推辞,可是老爷子很是强势,表示:“怎么,你是看不起我这个武夫,我虽然不是读书人,可是对于你们这样的读书人很是尊重。
你这样的娃娃最是对老夫的胃口,以后若是回京城了你也要常来常往,带一带我那两个不争气的孙儿。
他们比你大上几岁还没法县试,真是丢人。”
听着老爷子本性暴露的史文明,嘴角有些抽搐。
爹啊,你要不要听听你说的什么话,我都做爹了才县试,不是更加丢人。
再说了咱家武转文,跟人家文人出身的家庭没法比啊。
老爷子可不想看儿子和王成的脸,他强势的把砚台塞给王信。
王信只能够为难的收下,心中却很高兴,这可是有名的端砚,很名贵的好不好,贵的要死,一块砚台几百两银子也是有的。
对于这么大方的老爷子,他的好感蹭蹭上涨,好话那是不要钱的输出。
“爷爷你们都是保家卫国的英雄,你们的功劳可是不小,若不是你们年轻时候的抛头颅洒热血,怎么有我们现在和平的生活。
圣上都说,舍生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