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红楼之王狗儿科举记 > 第16章 读书日常

第16章 读书日常(1 / 2)

从第二日起,王信开始读四书五经,学习律赋。

这一读就是三年。

整套的四书五经,王信都已经会背诵,其中蕴含的典故和道理也都已经融会贯通。

王信已经成为一个六岁虚岁七岁的垂髫小童。

稚嫩的小脸,双眼炯炯有神,是他五官当中最为瞩目的存在。

挺拔的身形,比同龄人还要高上一点。

大概是这三年,他不光吃得好,还锻炼身体的缘故。

这三年王信除去读书之外就是和爷爷早起打拳,一个好的身体可是科举的根本。

这三年他几乎都没有感冒过,就是他身体特别棒的最好证明。

要知道无论是秀才试还是举人试还是春闱,都是难熬的。

没有好的身体,死在考场的读书人比比皆是。

因此,从三岁启蒙之后,王信就开始和爷爷打拳。

爷爷的这套拳法据说是王管家传给他的,说是王家常练的强身健体术。

因为王林与王老大人联宗的缘故,又因为他自己的一点私心,这才把这套不重要的拳法教给了王林。

如今正好便宜了王信,他每天都跟着练习,身体可以说是吃嘛嘛香,身体倍棒。

读书是一个非常枯燥的活动,这三年,他几乎每天都进行着同样的生活。

早起练拳,上午读书一个时辰练字一个时辰。

正午午睡一个时辰,下午继续读书一个时辰,练字一个时辰。

日日如此,从不间断。

就这自律的模样,让王林都感到这个孩子持之以恒。

他有时候会让王信停止读书半天,让他出门去和同龄的邻居小童玩耍一会儿。

有时候也会让张氏或者是刘氏带上他回去张家和刘家找孩子们玩一会,消磨一下午的时间。

甚至这三年来,王林还试探的问王信,可要给他找一家学堂去读书,认识一些小伙伴。

王信回答:“爷爷不用担心,我只是想要先考完童生试,之后我就去学堂念书。”

他深知闭门读书是不可取的,这也是爷爷担心的地方。

读书人总要有好友,这才不辜负韶华时光。

王信如今只是和张家的表哥还有刘家的三个表哥比较熟悉。

这些人也会时不时来请教王林问题。

他们年龄都比王信大一点,但是读书的进程却没有王信快。

只有刘家的大表哥进度和王信相似。

若是顺利的话,王信可以参加明年的县试,可是张家和刘家的学童们却还得等上两年,他们如今还没有读完四书五经。

这一辈张家有三个男丁,分别是大舅家的大表哥张楠,和王信姐姐静姐一般大,十岁。

三表哥张桦,八岁。

还有二舅家的二表哥张松九岁。

表姐妹也有两个,一个七岁一个六岁。

刘氏的娘家这一辈也有三个小子,都是刘家的大房所出,分别是老大刘锦阳十二岁,老二刘锦弘十岁,老三刘锦远八岁。

二房至今只有一个女儿年龄比王信大一岁。

各位看官可能还记得前文说过的方子,王成当时说那个方子是刘家大表嫂所赠,那么为何这刘家二房还是只有一个女儿呢?

说来也是一桩伤心事,二房刘家老二生来体弱多病,本就一副病恹恹的样子,不知道吃了多少药,才活到成年娶妻,因为身体的缘故,这么多年也只是得了一个女儿。

就因为这一点,二房的表嫂刚开始还有些畏缩,生怕被婆母责怪,可是后来就想开了,生不了孩子不是她的身体不行,而是刘老二是一个病秧子,这可怨不得她。

所以尽管是刘家大表嫂有神方,也禁不住这人不适用啊!

可别为了生孩子,在活活把本来就病恹恹的人给累死。

就这样刘家二房倒也在刘家生活的衣食无忧。

虽然说没有儿子,将来断了香火,可是刘家大房孩子多,到时候也可以过继一个。

倒也不怕没了香火供奉。

这三年来,王信除去读书就经常和这几个表哥们一起玩耍。

都是读书人,自然也不会做什么出格的事情。

都不是贫困人家出身,聚在一起的时候无非就是出去喝茶。

因着都年龄不大,也不敢放开在京城中乱转。

王信已经决定参加明年的县试,也就是年后的阴历二月。

如今才四月初,离考试还有多半年,王信决定针对县试,把自己学习的东西都再过上一遍。

这三年,王信学习了如何破题写文章,如何写诗作赋。

写文章他倒是不难为,他的一些观点甚至让王林都觉得是眼前一亮,很有种官场沉浸多年的老油子才能够想出来的论证。

他不知道王信是站在巨人肩膀的人,他的很多看法和想法都是前世司空见惯的事情,也是前世经过历史检验的结论。

王林从孙子的稚嫩的言语间有时候也会得到一些启示,这三年,在岗位上倒也有些建树。<

最新小说: 女总裁保镖,怎么是我的技师 炎灵珠 女尊:大佬逃荒种田宠夫郎 我在大唐当道姑 侯子高老师我保了 原神钟离bg之小青龙穿越了 差一点我就碰到月亮 神印:柔弱魔法师,只有亿点人脉 重生:每日到账1亿美金 启禀殿下,世子今天还在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