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并未自动生成处理建议,而是等待他手动排查。
这不像系统的风格。
他没提这点。现在不是动摇信心的时候。
“接下来,所有人检查装备。”他下令,“尤其是信号贴片安装位置、目镜同步频率、应急按钮灵敏度。每一个细节都要确认三次。”
林悦低头整理背包,将新增贴片固定在指定卡槽,又测试了两次震动反馈。她动作比之前沉稳,不再急于完成,而是逐项验证。
陈宇则反复调试手柄响应速度,甚至拆开外壳检查了连接线。他没再质疑安排,也没提额外建议,只是默默做着准备。
沈逸坐回主控位,重新浏览演练录像。他把陈宇在A类响应中的迟疑帧放大,标记为“需强化记忆点”。又将林悦的呼吸曲线导出,设定为夜间训练的压力参照模板。
一切都在可控范围内。
至少表面上是。
他正要关闭界面,忽然注意到干扰器传递环节的一帧画面——林悦伸手去接,陈宇递出,两人之间有短暂的视线交错。
就是那一瞬,信号强度跌落至临界值。
他放大那段区域,发现陈宇的手腕角度偏了5度,导致贴片未完全对准接收端。
差之毫厘,就可能满盘皆输。
“等下。”他叫住正准备离开的陈宇,“下次交接时,右手抬高两厘米,掌心朝上。别看她的眼睛,看设备接口。”
陈宇顿了一下,照做了一遍。
动作变得干脆利落。
“记住这个角度。”沈逸说,“到时候,你不认识她,也不认识我。你只知道,你要把东西交出去,一秒都不能多留。”
陈宇点头。
林悦站在原地,没说话,只是把手套重新拉紧,覆盖到小臂末端。
沈逸最后看了一遍计划表。所有条目都已打钩确认,绿色标识完整。
他抬起手,准备关闭系统。
就在这时,终端轻微震动了一下。
不是警报,也不是提示音。
是一次无声的脉冲反馈。
他皱眉,调出后台日志。
没有记录。
仿佛什么都没发生。
他盯着屏幕,手指停在关机键上。
房间里,林悦正把背包扣上最后一道锁链。
陈宇靠在墙边,闭眼养神,手仍搭在战术带上。
沈逸缓缓收回手,没有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