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重新戴上终端,调出最终回放画面,逐帧检查“夜莺”的微表情同步数据。在第8分17秒,镜头特写“夜莺”嘴角微扬的瞬间,系统捕捉到一段异常帧率——嘴角上扬弧度与林悦某次大笑的面部肌肉运动轨迹重合度达93.1%。
系统未标记异常。
但“情感模拟核心”的能耗数据显示,本次运行较基准值上升12%。
他关闭回放,准备归档数据。就在此时,终端后台闪过一段加密日志:“外部信号曾尝试关联“夜莺”呼吸频率与“灵音”语音样本,匹配度达73.6%”。来源路径被自动屏蔽,但追踪记录显示,信号曾短暂接入星穹科技的未授权外联通道。
沈逸没有立即清除日志。
他在后台新建一个隐藏任务:将“情感模拟核心”的数据源标记为“动态混淆层”,并注入三组虚假呼吸频率样本,分别关联不同性别与年龄层的玩家模型。同时,他将林悦修改后的AR滤镜代码拆解,把一段伪装成调试信息的反向追踪指令嵌入其中,设定为“若同一IP再次访问,自动回传虚假身份关联报告”。
任务设定完成。
他退出系统,摘下终端。训练室灯光渐暗,只剩主控台屏幕还亮着。回放画面停留在最后一帧——“夜莺”站在战场中央,法袍微动,眼神冷艳,嘴角仍带着那一丝未完全收敛的笑意。
林悦站在门口,回头看了眼屏幕,又低头看了看自己刚写完的AR代码。
她的手指在发送键上停顿了一秒。
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