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会后,队员们陆续退出训练室。
沈逸留在终端前,调出通讯加密通道。
他录入一段新指令,设定仅林悦可见:【留意“sx-7”
在副本中的资源拾取顺序】。
指令送成功。
林悦很快回复“明白”
,随即关闭界面。
沈逸没有立刻退出系统。
他回放“sx-7”
在昨夜“夜间限时挑战”
中的行为录像。
对方在三个随机副本中拾取资源的顺序完全一致,甚至连停留时间都精确到秒。
这不是习惯,是模板化执行。
他将这段行为数据导入“碎片收集兑换”
模块,尝试转化。
系统短暂卡顿后,弹出提示:【可兑换碎片:类型未知,暂命名“行为模板·b”
】。
图标是一段平滑的曲线,与“行为模板·a”
的扭曲形态截然不同。
沈逸将其并入库存,未作使用。
两类模板,一乱一稳,或许能在未来形成对抗性干扰。
时间推移至傍晚。
训练室灯光调至低亮模式,沈逸正在整理今日演练数据。
终端忽然震动,提示林悦已进入游戏,正带队准备“夜间限时挑战”
任务。
他调出后台监控,现林悦的终端在解码加密指令时产生了异常流量波动。
这种波动极细微,普通防火墙无法捕捉,但“天选系统”
的“潜力挖掘预警”
模块却标记出一段低频信号外泄轨迹。
信号未指向主服,而是经由中继节点,悄然流向一个未注册的接收端。
沈逸锁定信号路径,逆向追踪。
三分钟后,源头定位完成——ip归属与“暗流科技”
合作名单中的某技术支持方重合。
更关键的是,该节点在过去十二小时内,曾多次接收来自“星火战队”
的数据上传。
他关闭追踪界面,没有立即通知林悦。
此刻打草惊蛇,只会让对方隐藏更深。
他重新打开训练计划文档,在“误导性战术演练”
下方新增一条隐藏备注:【当噪音本身成为数据,我们必须学会在无声中行动】。
夜色渐深。
林悦小队已进入第一个随机副本。
沈逸调出战场监控,目光锁定“sx-7”
的行动轨迹。
对方在拾取第三件资源时,突然改变顺序,绕道前往地图边缘一处无刷新点的岩壁前停留三秒。
沈逸瞳孔微缩。
那不是资源点。
那是林悦白天演练中,曾无意踏足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