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秋来,又是一年。
新历103年7月1号。
鹭城本地西瓜又成熟了,西白老街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三年前的那个盛夏点燃的烟火,终究是在岁月中冷却了下去。
李爷爷瓜摊,也没了往日大排长龙的光景。
或许有人不知道李爷爷是谁,就这么说吧秦霄小时候《三字经》都是跟他学的。
不信?
请看采访。
是的。
瓜摊门口摆的电视机里面循环播放着一段堪称经典的采访,而西白老街也是为数不多可以瞻仰秦霄起飞前夕风采的地方。
烟尘滚滚的乡村小路,电视台来的专业记者和蹲在村口拿着木棍玩泥巴的秦霄。
“这位同学你好,我是鹭城电视台林小莉,能简单问你几个问题吗?”
专业记者走向秦霄,问出了那句堪称她职业生涯史诗级灾难的问题。
她没认出她要采访的人,当然了这也不完全是坏事,至少节目效果是拉满的。
哪怕是反复品无数次,老李都还是觉得很好笑。
不仅仅是刚开始好笑,后面越来越好笑。
等到秦霄说出那句“穿一条裤子”的时候,老李笑得不停用拐杖杵地。
接下来,就是他老李的辉煌时刻。
“不好意思车来了,我得先走了。
如果你们想知道更多,可以去问那位穿着唐装的李爷爷。
秦霄小时候《三字经》就是跟他学的。”
也正是这段话,让他名利双收。
你别说,老李还有点想秦霄。
倒不是想找秦霄借两个子花花,单纯是想给他送点瓜。
事实上每年自己地里的瓜成熟后,他都会让自家好大孙开车给送去昌陵。
倒也不是巴结,单纯就是感激。
不仅感激自己名利双收,自己好大孙受到了兴旺集团大力培养,现在已经成为集团育种部经理了,月薪八万八。
这待遇肯定不是一个才毕业没两年的大学生能有的,自家又没什么厉害的亲戚,所以只有一种可能,托了秦家的福。
甭管秦家有没有主动打招呼,但这件事肯定是跟秦家有关。
所以老李才守着瓜摊,一遍遍给外地人讲秦霄有多好,秦家人有多好。
虽说那些年邻里之间少不了矛盾,但那些矛盾都是洒洒水的啦!
突然。
老李思绪被打断,他感觉自己杵着的拐杖似乎在晃。
不应该啊!
我这身体早就...卧槽,地震!
虽说鹭城很多年没发生过地震了,但老李好歹经常刷短视频,地震是啥子情况他还是知道的。
想到这里,他顾不得别的,扔下拐一个箭步冲了出去。
是的。
他好了。
以前日子不宽裕杵拐也就杵了,眼下日子简直不要太悠哉,那条老腿早就治好了。
至于为什么要杵拐,这么多年了有点感情很正常。
当然了,也不多就是了。
“地震了,快跑啊!”
老李人还没到街上,就扯着嗓子吼了起来。
“地震?”
“地震!”
“快跑!”
“地震来了!”
整个老街如同被点燃的挂鞭,噼里啪啦炸个不停。
轰隆——
菜场一角,突然传来一声巨响。
巨响传来的方向是位于菜场角落的鸡鸭屠宰场,这处屠宰场和公厕靠在一起,主体建筑并非和菜场里面的门面一样是砖头砌成,而是很老式的那种茅草房外面用铁皮糊弄了下。
所以当地震来临的时候,屠宰场第一个坍塌。
“不要慌,大家往空地上跑。”
菜市场的管理人员冲出来维护秩序,也有人前往坍塌的屠宰场救人。
西白老街菜市场只是看起来和以前一样,实际上能来这里的管理人员都是精英中的精英,武者是最低要求还得是那种有眼力劲的。
毕竟西白老街里面虽然都是卖菜的,但你真不好说哪家和秦家是不是有关系。
没点眼力劲得罪人了,到时候整个鹭城领导班子捆一起都不够人收拾的。
当然了,鹭城市长吴启明除外。
但也就他除外了,其他人有一个算一个在秦家面前啥也不是。
虽然秦家自打离开后一直很低调,但秦家只是低调并不意味着没有影响力。
说句不好听的话,鹭城领导班子跟秦家中间不知道隔了多少维度。
可能秦家随便出来个管家,都能给鹭城领导班子全部收拾了。
不过这只是不了解秦家情况的人无端猜想,实际上秦家还真就没有管家,家风这一块也还算可以。
唯二的不稳定因素一个彻底改造好了,一个还在改造中,剩下的都是老实人。
最不老实的那人,关键是他也不搞事啊!
说回正题,有了市场管理人员的加入,西白老街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