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岭妖窟!
看到那九座矮山的时候,秦霄脑海中便蹦出这个念头。
虽说这地方和老前辈们的描述不一样,但秦霄觉得不可能有这么巧的事情。
这里就是九岭妖窟,至于九岭妖窟的山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也不难理解,很大可能是因为九岭妖窟曾经显化过的山岳只是投影,并非是说这九座山本身就在九岭妖窟。
当然了,这也并非意味着这九座山本身就在撒哈拉沙漠。
入侵者,肯定是有类似于掌控部分空间能力的。
这一点,从那些妖帝身上也能看出来。
如果没有类似于掌控空间的能力,那些妖皇也不可能跨妖窟征战。
只不过这种使用这种能力有限制,所以无论是妖帝还是入侵者都很少用。
这也就意味着,这九座矮山底下并不危险。
完整的洞天福地,并没有被搬运出来。
那么界限,很可能就是那些发光山体的边缘。
想明白这些关节,秦霄依旧没有冒进。
他停在某个方向发光山体边缘外数十里处,然后原地开始向下打洞。
反正是沙漠,打起洞来比正常土地要简单得多。
秦霄在妖窟环境下都能打洞,就更不用说在这种地方了。
为什么要打洞?
一方面是看看地底的情况,确认下最终打击目标范围。
另一方面也是小心起见,观察下周围有没有什么没发现的大家伙。
真要是打洞的时候挖出来了,手上这么多蘑菇云不说一定能杀敌,搅浑水创造逃生条件还是有很大概率的。
秦霄将精神力收摄在身周十米以内,避免被某些存在察觉。
至于打洞的技巧,上辈子他也掌握了点。
就算没掌握,以他的体魄也是随便打的。
或许有人会说了,打洞需要什么技巧,往下挖就行了呗?
这么说没问题,但你怎么知道你在往下挖?你又怎么保证你挖的过程中周围不塌方呢?
光掌握这些就够了吗?
nonono!
带入到眼下局面,光掌握这些知识是绝对不够的。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不清楚地层结构,没有丰富的打洞经验,秦霄拿什么判断地下没问题?
靠发光?
万一只有地上部分发光呢?
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所以必须要谋而后定。
别看秦霄决策下得快,那完全是因为门清。
就拿打洞这件事来说,秦霄选择的就不是绕大圈挖,而是分布式下前斜探法。
简单点来说,就是选取多个打洞点,向下向前打洞朝着那九座山边缘靠近。
.......
花了差不多三个小时,秦霄基本上摸清楚了大概情况。
这九座山确实没有完全长出来,地下也确实存在山体。
并且这些山体并不难辨认,因为地下的山体也在发光。
不过这些没长出来的山体并不高,也就是堪堪达到地壳浅层到中层的分界线,即超过五十米不远。
为什么秦霄这么清楚呢?
自然不是拉皮尺拉出来的,完全就是地理知识加生活经(所)验(迫)。
撒哈拉沙漠的地层结构复杂且区域差异显着,其形成与漫长的地质历史(跨越前寒武纪至第四纪)、古气候变迁(如从海洋到沙漠的转变)及构造运动(如板块碰撞、裂谷作用)密切相关。
位于颇尔国境内的撒哈拉沙漠,以新生代河湖相沉积为主,基底深厚(>5000米),多沙漠盆地。
地表至浅层(0-50)多为第四纪松散沉积物,主要由风成作用(沙丘、黄土)和短暂水系活动(古河道、干河谷)形成,厚度通常为几米至几十米(部分区域可达百米以上)。
浅层至中层(50–1000米)多为新生代(晚第三纪–第四纪)沉积岩,新生代(尤其是古近纪至新近纪,约6600万年前至今)撒哈拉经历了多次海侵-海退旋回和干旱化加剧,形成了以陆源碎屑岩(砂岩、页岩)和碳酸盐岩(石灰岩、白云岩)为主的沉积层。
不同的地质分层其实很明显,而且挖起来触感也完全不同。
但无论是哪种地层,都不可能为这突如其来的九座山提供足够的支撑力。
所以托举这九座山的力量绝对不是来自地层,顺着这个猜想秦霄发现了类似于妖窟入口的膜。
越过那层膜,他能进入猜想中的洞天福地,说不定运气好还能把那所谓的入侵者堵住,然后让人家吃顿好的。
他没这么膨胀,也没这么脑瘫,这种行为就跟普通人下车投喂藏马熊,也不知是酒喝大了还是脑子瓦特了,这特么真把熊当成自己养的比熊犬呢?
那玩意一巴掌下来,开普通人脑瓜子跟开西瓜一样。
说回正题,秦霄不仅自己不打算进去,甚至都不打算扔蘑菇云进去。
为啥?
因为没用。
里面啥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