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指挥部,外面依旧是一派忙碌而充满希望的景象。阳光驱散了清晨的薄雾,暖洋洋地洒在帐篷顶上,反射出柔和的光。医护人员们正有条不紊地打包着最后的医疗物资,伤员们三三两两地坐在空地上晒太阳,脸上带着对回国的憧憬,偶尔传来几声爽朗的笑声,一切都透着战后的生机与活力。
李天佑紧紧握着秦淮如的手,她的指尖微凉,带着一丝紧张后的颤抖。他能清晰地感受到掌心下那只手的纤细,也能隐约感受到她腹中那个小生命的存在,那是他们在战火中孕育的希望,此刻却也带来了沉甸甸的责任。心中五味杂陈,像打翻了调料瓶,酸甜苦咸一并涌上。
他错过了第一时间回家与徐慧真团聚的机会,那京城小院里的灯火,是他日思夜想的牵挂。胸前的军功章也少了一枚,那本是对他最后阶段出色表现的肯定,虽然他并不看重,但终究是一种遗憾。
但是,他换来了秦淮如的安心待产,换来了这个未出世的孩子能平安降临,换来了未来家庭可能的平静。这一切,似乎比那枚二等功勋章,比早几个月回家,更加重要。
他抬头望向南方,目光仿佛穿透了千山万水,看到了京城南锣鼓巷那个小小的四季鲜饭馆,看到了后院那盏温暖的灯火。徐慧真应该正在忙碌着,或许是在招呼客人,或许是在哄着孩子们睡觉;钱叔可能还在灯下拨弄着算盘,杨婶或许依旧坐在门口抱着那个旧包袱;承平应该会跑了,承安也该会叫人了……
他在心里默默地说:“慧真,对不起,又要让你多等几个月了。你一个人撑着家,肯定很累吧。钱叔,杨婶,孩子们……再等等我。等我安顿好这边,等淮如平安生下孩子,一定带着她们,一起回家。到时候,我一定好好补偿你们。”
李天佑轻轻扶着秦淮如的腰,动作小心翼翼,生怕碰着她。秦淮如靠在他身边,脸上带着一丝疲惫,却也有着前所未有的安心。两人慢慢走向医疗队为待产人员安排的临时住处,那是一间相对宽敞的帐篷,里面铺着厚厚的稻草,放着一张宽大的行军床,还特意生了个小煤炉,暖意融融。
前路或许还有波折,那个关于孩子身世的秘密,像一根无形的线,将他们的未来紧紧缠绕。但回家的方向,终究是越来越近了。只要想到不久后就能踏上故土,见到日思夜想的亲人,李天佑的心中就充满了力量。
帐篷外的阳光正好,照在两人身上,拉出两道依偎在一起的影子,温暖而坚定。
边境转运站像一口沸腾的大锅,人声鼎沸得几乎要掀翻顶棚。铁轨延伸向远方,被往来的脚步踩出厚厚的尘土,风一吹就打着旋儿飞扬。一列列闷罐火车并排停在铁轨上,黑黢黢的车厢里挤满了归心似箭的战士,车头上喷吐的浓烟卷着白雾冲上天空,震耳欲聋的汽笛声此起彼伏,像是在为归家的旅程奏响号角。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柴油味、汗水的咸涩,还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混杂着胜利喜悦与思乡之情的激动气息,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泛着红,眼里闪着光。
李天佑穿着后勤保障分队的灰布制服,左臂的伤疤早已长平,只是阴雨天还会隐隐发痒。他正忙得脚不沾地,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淌,浸湿了领口。“这边,小心轻放,这箱可是精密仪器!”
他扯着嗓子指挥着两个年轻战士搬运医疗器材,帆布箱子上印着红色的十字,被小心地抬上最后一节闷罐车厢。旁边,几个轻伤员正互相搀扶着排队,他又快步走过去,帮一个拄着拐杖的小战士拎起行囊:“慢点,台阶滑。”
秦淮如的肚子已经像揣了个小西瓜,行动越发不便,被安排在转运站后方一间临时收拾出的土房里休息待产。李天佑每隔半个时辰就会忍不住往那边望一眼,心里像揣着块暖石,既牵挂又踏实。但眼前的工作同样重要,医疗队的最后撤离关乎无数人的安危,他必须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