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佑语速加快,带着一种“恍然大悟”的急切,不等赵干事再问,立刻转身跑向自己那辆还没来得及彻底清理的嘎斯51。他动作麻利地爬上后车斗,也不顾油污,直接就在角落里那堆清理出来的、混杂着冻土、弹片和破布的垃圾里翻找起来。他动作幅度很大,弄得叮当作响,显得非常“真实”。孙老兵不知何时也走了过来,站在车下,抱着胳膊,沉默地看着李天佑的动作,眼神里带着一丝好奇和审视。
“哈!找到了,我就说没扔嘛。”李天佑的声音带着“发现”的惊喜,他直起身,手里高高举起一个物件,正是一枚冰冷、沉重、沾满黑乎乎油泥和尘土的特制高强度螺栓。它在他手中显得毫不起眼,甚至有些肮脏。“赵干事,您看,是不是这玩意儿?死沉死沉的,上面好像还刻着些洋码子,我也看不懂。”他跳下车,将螺栓直接递向赵干事,动作自然随意,仿佛真的只是找到了一个无用的废铁。
赵干事的呼吸在那一刻似乎停滞了。他没有立刻去接,而是目光如电般死死盯住李天佑手中那枚沾满污垢的螺栓。当看清那在油泥下若隐若现的铸造轮廓和隐约的字母数字时,他的瞳孔骤然收缩。他几乎是抢步上前,一把将螺栓抓在手中,也顾不得脏,立刻用袖子用力擦拭螺栓表面的油污,特别是铸造编号的位置。
随着油污被抹开,“USMC-PB-1057-V1”这几个清晰、冰冷的字母和数字,如同烧红的烙铁,猛地刺入赵干事的眼帘,他的手指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起来,脸上的肌肉绷紧,眼神中爆发出难以言喻的激动和震撼!他猛地抬头看向李天佑,那目光复杂到了极点,震惊、狂喜、难以置信,还有一丝终于得到终极验证的释然!
“天佑同志!”赵干事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变调,他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平复翻江倒海的心情,然后极其郑重地、几乎是双手用力地拍了拍李天佑的肩膀,力道之大让李天佑都晃了一下。“你!你立下大功了!天大的功劳!!”他紧紧攥着那枚螺栓,仿佛握着无价之宝,语气前所未有的严肃和庄重:“这东西......它的意义,远超你的想象!它关系到......关系到我们海外千千万万心向祖国的同胞的安危和努力,关于它,以及你发现它的事情,已经被列为‘破晓’级最高机密!记住,是最高机密!对任何人,你的战友、你的上级,哪怕是睡觉说梦话,都绝对、绝对不能再提起半个字,明白吗?!这是铁的纪律!”他的眼神锐利如刀,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
“是!首长!我明白!打死也不说!”李天佑立刻挺直腰板,神情无比严肃地立正敬礼,声音洪亮,眼神中充满了对纪律的敬畏和服从。
一旁的孙老兵目睹了全过程,此刻也上前一步,对赵干事证实道:“赵干事,当时在‘磐石岭’,情况确实非常危急,炮弹就在附近炸,李司机忙着转移高爆物和开车避险,确实没机会留意别的东西。这螺栓......应该就是他在水门桥附近的撤退的路上无意中捡到的。”孙老兵的话,为李天佑的“意外发现”提供了最有力的人证,彻底堵上了最后一个可能的漏洞。
至此,李天佑“意外”发现关键信物,彻底洗刷了他身上最后一丝可能的嫌疑。他不仅不再是调查对象,反而在无意中成为了连接那个神秘而强大的“海外爱国组织”与志愿军之间的一个极其偶然、却又无比重要的“节点”。高层关于“信使”存在的判断,因为这枚由李天佑“亲手”从水门桥废墟旁“捡到”、并经由赵干事和孙老兵共同见证的螺栓,而变得坚如磐石。
“海外爱国组织”及其匪夷所思的物资输送能力,在志愿军最高决策圈的小范围内,从一个惊人的猜测变成了一个被严格保密、却深信不疑的事实。随之而来的,是一条来自最高层的绝密指令,如同无形的保护伞和行动指南,悄然覆盖到所有相关单位:今后凡遇来源不明、特征显著(美军制式)的物资出现,务必秘密接收,高效利用。同时,必须像保护自己眼睛一样,保护任何可能指向“信使”的蛛丝马迹,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