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晃眼。
杨汝成啃完了饼子,又抓了一把雪塞进嘴里,始终保持着同一个姿势。
终于,乱石堆里有了一点动静。
一只黑褐色的、身体细长的动物从石头缝里探出了脑袋,正是那只紫貂。
它警惕地四下望了望,确认没有危险后,才从石头缝里钻了出来,一溜烟地蹿上了一棵横倒在地上的枯树。
杨汝成看清了它的路线。
这畜生是想顺着这棵枯树,跑到对面的林子里去。
他没有动,直到看着紫貂消失在对面的树林里,才从高地上滑了下来。
他来到那棵枯树边,仔细观察着。
枯树的中间位置,有一处微微的凹陷,是紫貂经常落脚的地方。
“就是这儿了。”
杨汝成自言自语道。
他放下身上的东西,开始忙活起来。
他先是用砍刀在枯树旁边砍下了一根儿臂粗的杨木树杈,削掉枝叶,做成一个“y”
字形的支架。
然后,他又找来一根富有弹性的桦木树枝,弯成弓形,用细麻绳绷紧,做成了一张“吊弓”
。
接下来是关键的触机关。
他找来两根小木棍,一根做“扳机”
,一根做“支撑杆”
,用刀细细地削着,让它们能以一种极其微妙的角度卡在一起。
只要有很小的外力触碰到“扳机”
,整个结构就会瞬间崩溃。
他把“y”
字形的支架牢牢地插在枯树旁的雪地里,将“吊弓”
的弓背卡在支架上,弓弦朝下。
弓弦的正中间,系着一个用细麻绳编的活套。
他小心翼翼地把活套拉开,放在枯树那处凹陷的正上方,然后用“支撑杆”
和“扳机”
将紧绷的弓弦和活套固定住。
最后一步,是伪装。
他抓来一把把的积雪和枯叶,轻轻地洒在整个陷阱上,只留下那个致命的活套还露在外面。
他又找来几块石头,不经意地摆在周围,让这里看起来和之前没有任何区别。
做完这一切,杨汝成已经出了一身薄汗。
他退后几步,满意地看了看自己的杰作。
从远处看,根本现不了任何异样。
他没有在原地等待。
一个好猎手不会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一个陷阱上。
他收拾好工具,又去了更远的地方,用同样的方法,根据地形,巧妙地设置了另外两个陷阱。
当他绕回第一个陷阱附近时,太阳已经升到了头顶。
他没有靠近,而是爬上了早先藏身的那处高地,远远地观察着。
林子里又恢复了寂静。
风声,鸟鸣声,都清晰可闻。
杨汝成的心也静了下来,他知道,现在能做的,只有等。
不知过了多久,一道黑影从远处的林子里闪电般地蹿了出来,正是那只紫貂。
它似乎是觅食回来,准备回乱石堆里的老巢。
它轻车熟路地跳上了那棵枯树,朝着家的方向跑去。
就在它的爪子踏上枯树中间那处凹陷的瞬间,杨汝成远远地看到,那根紧绷的桦木弓猛地弹了起来。
“成了!”
他立刻从高地上冲了下来,朝着陷阱跑去。
还没到跟前,就听到了“吱吱”
的尖叫声。
那只紫貂被活套牢牢地拴住了后腿,倒吊在半空中,正拼命地挣扎着。
杨汝成走上前,看着这只皮毛油光水滑、几乎没有一丝杂色的紫貂,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陷阱绷得很紧,但活套的位置恰到好处,没有伤到它一丝一毫的皮毛。
他小心地取下猎物,用麻绳捆好,挂在腰间。
忙活了一上午,总算没有白费。
他掂了掂手里的紫貂,心里盘算着,有了这张皮子,就能给娘抓几副好药,给小宝扯二尺新布做件过年的新衣裳,剩下的,还能换些盐巴和火柴。
他扛起砍刀,抬头看了看天色,是时候回去了。
下午,还有一场全村人的围猎在等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