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篷取下,面色愠色冲骨良哈质问道。
“先前将军可是与在下说好了的。”
“你族勇士同在下一起行刺大明太上皇,怎的如今竟出尔反尔......”
“我何时与你说好了!”骨良哈将手中杯盏重重砸在桌上。
“我与你可有同盟文书?”
“既然没有,你怎敢信口胡沁!”
“这.....”
“莫要忘了,若非我收留你,你们这些安南贼子早如丧家之犬被大明兵卒彻底剿杀殆尽。”
看着骨良哈摆明就是要耍赖到底,李正深吸口气,随即换上了很是谄媚的笑容。
“将军何至于此啊,你我先前不是说的好好的。”
“况且我主也早有言在先。”
“但凡将军能率领在下刺杀大明太上皇,届时明廷大乱,我主必率我安南雄师与将军南北夹击,共克大明。”
“一旦功成,大明之地我主丝毫不取,尽归将军。”
“倘若不成,安南国都亦有将军王位,将军自能与我安南一朝共享富贵。”
见骨良哈面色缓和,李正趁热打铁,凑上去紧跟着道。
“况且如今明廷将所有兵力尽数倾注于西南,一旦将军起事,明廷不能尽快派兵,将军自可长驱直入,攻入明廷腹地。”
“到时候远在安南的明军闻讯必方寸大乱。”
“我主自会领军死死牵制明军,让他们不能支援北境。”
“况且.....”
李正眸光郑重,看向骨良哈神秘兮兮道。
“如今占城、爪哇等国兵士皆在西南。”
“诸国虽臣服大明,可也不过是畏惧大明强势。一旦大明内乱,届时诸国必群起而攻,倒转方向鲸吞大明。”
“到时候,将军岂不是入主中原,执掌天下!”
李正这番话先前便曾说过。
可即便这是骨良哈第二次听到,此刻内心仍旧是止不住的激动。
只不过激动归激动,甚至骨良哈也认同李正所言。
但话说回来,想要刺杀朱元璋,这恐怕也只有傻子才能想到这个馊主意!
“不必多言。”
“我自不会拿全族百姓的性命与你冒险。”
“你等速速离去,否则的话休怪我告知北平布政司!”
那李正原本还想说些什么,可看骨良哈语调决绝,说完便也不再看他。
李正沉吟片刻,转而拱手退出了帐篷。
说白了。
当下骨良哈对大明并非忠心耿耿,只要今日这种打劫草原商队的事再多一些,只要草原部族的怨气更深一些。
到时候不怕骨良哈不叛出大明。
同样。
看着李正离开的背影,骨良哈朝着地面狠狠啐了一口。
哪怕李正说的天花乱坠,可说到底还是让他去当对抗大明的出头鸟。
刺杀朱元璋!
无论事成与否,他们部族都要迎接大明的滔天怒火。
甚至就连其他部族也要跟着遭殃。
至于安南国主所说他骨良哈能入主中原,这他娘的分明就是屁话。
即便安南、爪哇诸国见大明内乱,群起而攻。
哪怕到时候大明当真分崩离析。
可中原却也不是他骨良哈的囊中之物。
到时候!
他们一族即便能在大明怒火中侥幸保全下来,可也终究要与其他诸国争抢大明的土地。
骨良哈不认为凭他们部族现有的实力足以与其他诸国的军队相抗衡。
所以,他才不愿当触怒大明的这个出头鸟。
倘若那李正当真有几分骨气,他带着安南兵卒刺杀朱元璋。
届时见大明内乱,他倒也愿意趁乱分一杯羹。
只不过现在断然不是和大明撕破脸的时机。
一来实力不如大明,以兵马相抗的话,他们部族只能成为明军铁蹄下的齑粉。
二来现如今明廷对草原部族有诸多利好政策,不少草原部族对明廷还是有些忠心的。若贸然起事,其他部族不会跟随不说,他麾下的族人恐怕都不会尽数听命。
另一边。
待返回燕王府。
朱棣刚走到院中便扯着嗓子冲内堂的老朱喊道。
“爹,那周横当真是个人物!”
不等老朱发问,朱棣笑盈盈赶了上去,迫不及待道。
“您是不知道,原以为周横遭了这个麻烦,定然是手足无措。”
“可没想到那周横竟能处置的如此游刃有余。”
“您猜猜周横是如何处置那些打劫草原商队的盗匪!”
看着朱棣一脸兴奋的模样,当下竟还让自己猜。
老朱故作不耐烦的瞪了他一眼,转而没好气道。
“有屁快放!”
“嘿嘿。”
“爹,那周横将三名罪首杖责了三十,虽下令收监,并责令日后充军。”
“可等到这事风头过去,充军与否还不是周横一句话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