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咱答应你!”
就在禹哥父亲以为自己与仕途无缘,心中稍作可惜便要转身离去之时。
却听老朱语气难以压制的兴奋,当即说道。
“咱不会以恩相挟,逼你行乱法违纲之事。”
“更不会以你为党,对抗朝廷。”
“若无此事,你可愿为太原监察御史?”
“小人愿意!”
禹哥父亲猛地抬眸看向老朱,正色说道:“小人定竭力而为。”
“只是小人从未涉足官场,更不知如何行事。”
“诸多繁琐,还望大人劳心。”
“嗯。”
闻听此言,老朱眼角带着笑意,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
和寻常臣子不同。
禹哥父亲倒是没有大包大揽,说什么必不辱命之类的话。
一个尽心竭力在老朱眼中,便胜过其他臣子满口答应的奉承话。
“你所言顾虑,咱也想到了。”
“晋王!”
伴随老朱声音落下,朱棡捧着许多文书大步走了过来。
一起拿来的,还有任命文书。
“将名字写在文书上,你便是御史台监察御史了。”
“是。”
禹哥父亲拿起笔,书写其名。
“赵廷和。”
“倒是个有志向的好名字。”
“殿下说笑了。”赵庭合有些惭愧的看向朱棡,“家父生前所愿乃是能见小人中榜入仕。”
“甚至家父所愿,乃是让小人当个与国有利的良臣。”
“所以取名廷和二字。”
“只是小人不肖,不能成全老父心愿。蹉跎三十载却还因大人赏识,破格授予官职。”
待赵廷和说完,老朱示意他去看朱棡送来的文书。
“你初入官场,监察太原本地官员是否藏有不法之举,自然不熟悉。”
“可你久在村中,自是明白大明各村族长之制有何不妥。”
“咱命你熟悉文书,以修武县为例,清除各村族老,以王法约束其民!”
语罢,老朱仔细观察着赵廷和的表情变化。
于大明而言,哪怕朱标先前也有诸多安排,可地方郡县,特别是村落之中。
王法不兴乃是众所周知之事。
甚至民间亦有王法不下乡的言论。
所以清除各村族老制度,此事对赵廷和而言甚至艰难。
若他此时推脱,老朱倒是一点都不意外。
只不过。
在听到老朱这话的瞬间,赵廷和虽愣了一下,不过很快便又恢复了平静。
“敢问大人,下官可能调派兵卒?”
“嗯?”
“监察御史乃文臣,自然不能调派兵卒。”老朱愣神之时,朱棡直接问道:“你调兵何用?”
“自是为了震慑各村族老。”
赵廷和一脸正色,朗声回道。
“殿下有所不知,于村落之中,族老所言等同圣旨。”
“若有村人族人违悖祖法,一众族老甚至有生杀予夺之权。”
“而且村中也有一伙青壮甘为族老赴死。”
语罢,赵廷和转向老朱。
“敢问大人,此次朝廷是否果有信心使王法下乡?”
“自然。”
“那下官便有信心清除族老治村之制。”
“好!”
见赵廷和语气坚决,老朱当即冲旁边的朱棡道。
“命王弼带领五百兵卒听赵廷和调遣。”
那赵廷和闻言便要拱手离去之时,老朱似想到了什么,转而冲朱棡道:“你也一并去,看看这赵廷和是否可用。”
“是。”
语罢。
朱棡便也转身离开了县衙。
另一边。
得了官职的赵廷和换上官服,径直便朝自家村落走去。
而王弼也带着五百名兵卒紧随其后,一并前来的还有晋王朱棡。
只不过!
于赵家村百姓眼中,数百兵卒、晋王殿下亲至虽是诧异,却也不敢直视。
当看到昨日还一身布衣,和他们一同下田干活的赵廷和。
此时却是一身湛蓝官服大步走入村中。
这场景着实让一众村人很是意外。
“赵哥儿,你怎么.....”
一名和赵廷和年纪相仿的村人壮着胆子出声道,“你当官了?”
“承蒙朝中大人赏识,特授本官监察御史之职。”
“啊?”
此话一出,那村人惊呼一声的同时,赶忙冲身旁周围喊道。
“是赵哥!”
“咱赵家村也出官老爷了。”
“你们快起来看看,是赵哥!”
不等赵廷和开口,那村人赶忙转身道:“赵哥,我现在就告诉族老这个喜讯!”
看着那村人一溜烟跑远的模样。
赵廷和脸上虽有些许得意,可态度依旧谦卑冲朱棡、王弼二人拱手道:“让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