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大明实力强劲,自然没人敢从中作梗。
可吐蕃地处偏远,将来一旦大明朝廷对吐蕃的管辖不严,必然有人借什么法王转世为非作歹。
“自即日起,法王便由朝廷亲自任命。”
“梁国公.....”
“你方才也说了,先前法王皆为转世而来。倘若真是如此,那转世法王必有才学,自然能够崭露头角,得此生法王之位。”
“再者,本将还会上书陛下,废除吐蕃教廷。”
“当下吐蕃乃我朝行省,朝廷自会派遣官员前来治理,当然也会挑选吐蕃当地有能之人协同处置。”
“只不过吐蕃不需要第二个行政衙门,什么教廷不必再有!”
没有给康佳开口的机会,蓝玉表情严肃,直接说道。
“本将会召吐蕃全境寺院主持前往王都,届时公告此事。”
“康仁仁波切,可愿随本将去王都走一趟?”
“自然。”康仁没有拒绝,当下领命。
也就在二人起身,打算返回王都之时。
方才见明军斩首那些权贵喇嘛,被吓得不敢出声的求真寺监正伯圭,此时壮着胆子赶忙出声道。
“梁国公,还有在下,还有在下!”
“在下也愿随梁国公前往王都,在下愿为天朝效力,至死不渝!”
见伯圭快步上前,当即跪拜。
蓝玉这才想起还有这伯圭没有处置。
“梁国公明鉴,小人出身贫苦,并非权贵。”
“还请梁国公......”
“侍奉那些权贵喇嘛欺压百姓,你可有份?”
“这.....”
“为虎作伥,毫无信义可言,本将留你又有何用?”
“在下.....在下......”
“在下还有丹药,愿全献给将军.....”
“自己留着吧。”
丢下这话,蓝玉转身便朝门外走去。
也是在伯圭看着蓝玉的背影,默默出声之时。
蓝守忠一把按住他脑袋,随即长刀一横,直接抹了他的脖子。
半个多时辰后。
当蓝玉一行返回吐蕃王都之时,臧布、乌藏哈几人正带领兵卒为城中百姓修缮房屋。
而池广平、谢成二人却是在记录百姓名册,为推行改土归流分发田地作准备工作。
“梁国公来的正好。”
一看到蓝玉,池广平赶忙上前说道:“当下吐蕃战事已解,接下来便是推行陛下新政,可问题却是人数不足!”
“人数不足?”
“并非将士、武将,实在是能担任文书的读书人不多。”
“眼下也该向朝廷去信,言明吐蕃大捷的同时,请户部抓紧派遣官员,前来吐蕃当地。”
听到这话,蓝玉这才恍然大悟点了点头。
“就依池大人所言。”
蓝玉也清楚,当今之际还是要将改土归流的新策给推行下去。
“传令下去,命吐蕃境内寺院僧首住持三日后务必抵达此地。”
同众人走入屋内,左右不见傅有德的影子,蓝玉有些好奇道:“颍川侯呢?”
“傅有德在军中!”谢成出声道,“我军即刻便要前往西南助战,傅有德在军中带兵休整,随时准备动身。”
语罢,谢成看向蓝玉继续问道:“我军何时动身前往西南?”
“嗯.....”
见不只谢成,在场将官都紧紧注视着自己。
蓝玉轻叹口气,最终还是出声道:“陛下命我军征讨吐蕃,旨在推行改土归流新策,将吐蕃并为我朝行省。”
“如今吐蕃尚未安定,若是我军此时奔赴西南战场,吐蕃叛逆必趁机起势。”
“届时我军先前鏖战之功便也付诸东流。”
“那赶紧推行陛下新策啊!”
听到谢成催促,蓝玉也有些头疼道:“永平侯稍安勿躁,当下我也着急。”
“可推行新策却也急不得。”
“这吐蕃幅员广阔,有二十七城。如今我军将察汗河至吐蕃王都的十五城尽数收入囊中,可剩下的西面十二城,城中仍有叛逆。”
更让蓝玉觉得棘手的是。
吐蕃国主、求真寺的权贵喇嘛,还有天山军团的厄尔屎都被处斩。
如此明军斩杀吐蕃权贵之心,自然不言而喻。
所以剩下那十二城的吐蕃权贵,定然要誓死相抗。
除了分兵派遣将士征讨,当下蓝玉还真想不到更好的主意。
“那还等什么!”
谢成虽不是什么急躁之人,可一听说剩下的十二城还有吐蕃兵卒隐患,立时便直接道:“还请大将军下令,命我率领一队人马,征讨剩下十二城。”
“不出三月,势必拿下十二城!”
“永平侯,若再次拖延三个月,我军前往西南怕是不能与征讨安南的魏国公大军会合。”
“那你说咋办!”谢成有些不悦,直接出声反问。
见他如此,蓝玉却也没有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