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三大难题。
陈宇凡在烹饪原理的理解上,对他是维度的碾压!
何雨柱心中对陈宇凡的敬佩,越发的深厚。
果然处处都能学到东西!
陈宇凡将炸好的肘子放入一个大砂锅中,加入之前炒好的糖色、足量的姜葱、八角、桂皮、香叶等香料,又倒入了半瓶黄酒和没过肘子的高汤,然后将砂锅递给何雨柱。
“端到中院去,和你妹妹说一声,先用大火烧开,然后转为小火,慢慢煨着,至少一个钟头。”
“好嘞!”
何雨柱小心翼翼地捧着滚烫的砂锅,脚步都比平时稳健了三分。
他感觉自己今天不是来打下手的,是来上了一堂价值千金的大师课。
等他回来,陈宇-凡已经开始处理一条鲜活的鳜鱼了。
“凡哥,这鱼......”
“做松鼠鳜鱼。”陈宇凡头也不抬地说道。
只见陈宇凡手起刀落,刮鳞、去脏、清洗。
所有动作快如闪电,一气呵成,案板上几乎没留下多少多余的血水。
最让何雨柱感到震撼的,是接下来的去骨改刀。
陈宇凡一手稳稳地按住鱼身,另一只手中的片刀,刀刃锋利如霜,从鱼头下方的颈部贴着脊骨,精准无误地片了下去。他的手腕沉稳有力,刀刃过处,只听见细微的“沙沙”声,鱼肉和主骨便应声分离。
他没有丝毫停顿,翻过鱼身,同样一刀。
整个过程,那把刀仿佛成了他手臂的延伸,没有一丝一毫的迟滞和偏差。
转眼间,一条完整的鱼,就变成了一块连着鱼头的鱼骨,和两片带着鱼尾、但去掉了全部主刺的完整鱼肉。
何雨柱在旁边看得是心惊肉跳,又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手“贴骨片”的绝活,他也练过。
论这一招,他在轧钢厂后厨里无人能及。
但他的“片”,是小心翼翼地“蹭”,生怕片断了或者伤了手。
而陈宇凡的“片”,是一种充满了自信和力量感的“划”,是对鱼身结构了如指掌后的精准分解。
古代人说庖丁解牛,但在何雨柱看来,似乎也不如眼前陈宇凡的片鱼。
接下来,是更考验刀工的菱形花刀。
陈宇凡将片下的鱼肉鱼皮朝下平铺在案板上,刀刃与案板呈四十五度角,快速地在鱼肉上划动起来。
“噌噌噌......”
细微而绵密的刀刃破肉声响起。
他的每一刀,深度都惊人的一致,深及鱼皮,却又恰到好处地不划破那层薄薄的鱼皮。
横着、竖着......
不过短短十几秒的功夫,两片厚实的鱼肉上,就布满了均匀细密的菱形花格,如同两块即将盛开的松果。
“裹粉。”陈宇凡吩咐道。
“好!”
何雨柱连忙取来一大盘干淀粉,是红薯淀粉,这种淀粉炸出来更酥脆。
陈宇凡将改好刀的鱼肉放入盘中,用手拎着,轻轻抖动,让每一道刀口缝隙里,都均匀地沾上了一层薄薄的干粉。
然后,他重新起锅烧油。
当油温升至六成热,他一手抓住鱼头,一手拎起连着鱼尾的两片鱼肉,在锅的上方摆出一个昂首翘尾的姿态,然后缓缓地放入油锅。
“滋啦——”
鱼肉入油,瞬间绽放开来。
那些被切开的菱形鱼肉块,在热油中迅速卷曲、定型,变成了一粒粒金黄的“松子”,整条鱼的形态,真的如同一只活灵活现的松鼠。
何雨柱在一旁看得都痴了。
他自问自己也能做这道菜,但他的出品,最多算是“形似”。
而陈宇凡做出来的,简直是“神似”,充满了灵动和美感。
炸好的鱼被捞出,金黄酥脆,昂首翘尾地摆在一个大鱼盘中。
“这算是完成了一次初炸,复炸可以等晚一些再炸,不然鱼肉放一个小时,就不酥脆了。”
陈宇凡擦了擦手,又指向了那只早已处理干净的老母鸡,“柱子,今晚人多,汤菜得有一个。这鸡,你来处理。”
何雨柱听闻,不敢自作主张,而是开口问道:“凡哥,您说这鸡怎么做?”
“叫花鸡。”陈宇凡说道。
“叫花鸡?”何雨柱诧异道,“凡哥,咱们时间是不是不够啊。叫花鸡需要挖个坑,用炭火慢慢煨......没两三个小时完不成啊。”
“不用。”陈宇凡胸有成竹,“咱们有更快的办法。”
他让何雨柱把鸡处理一下,用盐、料酒和酱油把里外都抹匀,腌制片刻。
而他自己,则从屋内...实际上是系统之中,取出了几样东西——几张硕大的干荷叶,还有一包香菇、玉兰片和火腿。他快速地将这些配料切成小丁,用葱油爆香后,塞进了鸡肚子里。
“来,看好了。”
陈宇-凡将干荷叶用温水泡软,然后用两张荷叶,将整只鸡包裹得严严实实,不留一丝缝隙。
接着,他又取出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