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帝国一六一六 > 第483章 自夸外交

第483章 自夸外交(1 / 2)

二蛋肚子里捋了捋一二三,说道:“在我们施州,凡我梁山众享医院挂号费2分钱,主任级别专家特约挂号费1角--你以为这是市场价?”

“幼稚园、小学、中学、职校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学费全免,书本费1元--你以为这是市场价?”

“大学食宿1学年3元--你以为这是市场价?”

“5分钱可以坐上公共马车走遍整个梁山司方圆三万平方公里--你以为是市场价?”

“人与货想进入施州,水旱海关予以细致安检--你以为这不是福利?”

“凡10户以上人家的偏远村庄都给你开山架桥通电通水--你以为理所当然?”

“一个村庄建一个电话交换站,收取的通讯费还不够基站的电费--你以为是理所当然?”

“发生火灾或者险情,你一个电话,镇消防所就迅速赶到且免费灭火--你以为全天下都这样?”

“发生天灾,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部队3小时内出动,不顾危险迅速救援--你以为天下都这样?”

“不行宵禁,城市乡村凌晨时分你仍可以喝酒宵夜乱窜闲逛--你以为理所当然?”

“最好的医院是公立医院,对最贫困户敞开大门--你以为这是医者仁心天经地义?”

“股东会股东直接入住贫困家庭,挖空心思帮人脱贫致富--你以为是理所当然?”

“除了科学院的几个外脑专家,干部和厂矿领导全部毕业于公立学校,绝无私塾家教出身。你知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一个人慷慨陈词,一群人纷纷议论,高低音绕梁不绝。

“带下去!”再让文二蛋这么慷慨下蛋下去,那真要长敌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了。这货,这货忒能蛊惑人了。黄台吉令侍卫将二蛋提溜出去。

从殿外上来俩虎背熊腰,一左一右将二蛋架住,正要提溜了出去。

“回来,带回来。”黄台吉突发反悔。

他有很多突发问题要求证,头一个:‘施州地方官员毕业于公立学校,绝无私塾家教出身’究竟是真是假?作为一个领袖人物,他太清楚阶层流动对一个社会的重要性了。如文二蛋所说义务免费教育是真,那么底层平民子弟就可以通过免费的读书学习成长起来,然后被提拔,如此底层跃迁制度堪比汉人秦国的军功爵制,妥妥的鸡汤+毒奶之存在。最可怕的此非一时之策,而是制度,一种长效机制。当每一个梁山人知道自己有公平的机会改头换面,那么他们保卫这个制度的热情会有多高、勇气会有多大!

“千真万确,无半句虚言。我们穆委员在广播中时常讲:谁胆敢在教育问题上动手,行不正之风,那他就是整个有司的敌人,要坚决彻底地铲除和消灭!教育公平+晋升考试,让我们梁山司再无世家门阀。”

这就对上了。你文忠梁资历溢出,得不到提拔就是卡在了晋升考试上。

第二个问题:梁山军如何征兵?

此问让二蛋肃然起敬,不禁钦佩洪太的战略眼光了,你这个鞑子有些水平,看问题的切入点非常人所及。因为这还是他第一次被外人问到,二蛋且明白黄台吉的‘征兵’二字问的究竟是什么。

“给你点赞,你目光如炬呢。且听我道来:我军兵役制既不实行强制的征兵,也非募兵,更非内地的屯兵,我军实行的是动员兵制。不过呢,大伙儿从军积极性一向高涨。施州没有石壕吏的,一听说要征兵,不用当官的来绑,自己撒腿就去征兵处报名,根本不需要动员的。我看呢,其实质就是募兵制。”二蛋想了想说道:“但说也无妨。部队里已经成家立业的服役多年的老兵为数不少占比很大,就像我这样的一把岁数了不愿退役,事实上造成了部队战斗力的减弱。所以嘞…”

黄台吉插嘴道:“打住打住。老兵多是好事,到你嘴里怎会是战力减弱。”

“发觉跟你没法交流,你带兵打仗的怎如此懵懂不知兵。”

尼玛玛的,竟敢骂本王不知兵,倒反天罡了这属于是。

“老子...本汗怎地不知兵了,你且将你歪理邪说道来。”

“凡事都得有个度不是。我军打仗伤亡小,部队也不曾大规模扩军,大家又不愿意退役回地方上去,一来二去就都是老兵了。三十来岁的一抓一大把,战斗经验是丰富了,可体力精力如何能与十八九的小伙子比,又有家有室的打起仗来总是心有牵绊。”

“故所以?”

“故所以大搞特搞民兵训练么,跟你们八旗一样全民皆兵,但我们只扛一面旗。每个人都要参加军事训练,都要会打枪。还特别重视预备役建设,那儿个个都是二十不到的愣头青。年轻么,学东西比我们这些老家伙快。听说…”

“听说什么?”

二蛋看了看黄台吉道:“你能不能不要老是打断别人说话,这个习惯我告诉你很不好。”--“听说预备役向施州之外的内地全境征兵哩。”

“募兵吗?”

二蛋瘪瘪嘴道:“那自然是募兵了。你要强征

最新小说: 九娘 火烧黎明 大唐男保姆 灭世魔龙三岁半 皮物:我的舍友被变成了皮!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大唐:李二!你传我皇位干什么? 回到汉朝当大佬 不学鸳鸯老 破怨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