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且隋 > 第276章 谁主

第276章 谁主(1 / 4)

几乎就在李秀宁的身影消失在坊墙拐角的同时,景曜门与金光门方向,得到了李渊、李密默许(或者说,是无法阻止)的联军先锋部队,终于开始大着胆子,成建制地涌入这座向他们敞开怀抱的帝都。

然而,预想中的激烈巷战并未发生。

街道空旷,坊门虚掩。

偶尔有零星的箭矢从高处射下,或是从某个巷口掷出的短矛,但那更像是迟滞与骚扰,而非决死的抵抗。

越往城内深入,这种诡异的寂静便越是浓重。一些胆大的士兵踹开沿街的屋舍,里面大多空空如也,仅有来不及带走的粗重家什蒙着厚厚的灰尘。

“空城!真他娘的是座空城!”有军官忍不住兴奋地大喊。

但这兴奋并未持续太久,随之而来的是更深的疑虑与不安。

杨子灿呢?阴世师呢?骨仪呢?那些拼死守城的隋军精锐呢?难道真的全都跑光了?……皇帝一家子呢?

还是说,这死寂的街道、洞开的门户背后,隐藏着更致命的杀机?

这种疑虑,像瘟疫一样在入城的联军中蔓延。部队推进的速度不由自主地慢了下来,军官们大声呼喝着,试图维持秩序,督促士兵前进,但士兵们左顾右盼,脚步迟疑,队形也开始变得散乱。恐惧,有时比刀剑更能瓦解斗志。

与此同时,醴泉坊,废弃的永安渠码头。

这里,比城内的主要街道更加荒凉。

干涸的河道散发着淤泥的腥气,残破的栈桥歪斜地立在河床上,几艘早已腐朽的破船半埋在淤泥里。坊墙高大,遮挡了大部分光线,使得此地即使在白天也显得阴森昏暗。

李秀宁率领骑兵风驰电掣而至,马蹄踏在碎石滩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她勒住战马,锐利的目光迅速扫过整个码头区域。

“搜!重点检查栈桥下方、废弃船坞以及所有可能存在的暗格、地道入口!”

她果断下令,声音在空旷的码头回荡。

她心心念念的,是那本能实质性制衡天下门阀的《氏族志》原始底本。

马三宝与徐昭燕立刻指挥部下散开,进行地毯式搜索。

独孤彦云则率领“鬼面军”精锐,无声地占据了周围的制高点与要害通道,警惕地注视着四方。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远处城中的喧嚣似乎越来越近,偶尔还能听到联军士兵发现粮仓或武库时发出的短暂欢呼,但旋即又被军官的呵斥声压下。

显然,联军正在逐步控制这座城市的表层,但核心区域的争夺与猜忌,才刚刚开始。

“公主!”

一名鬼面军士兵从一处半塌的砖窑后快步走出,手中捧着一个沾满泥污的、看似十分沉重的铁盒,“在窑内暗格里发现此物!”

李秀宁眼神一凝,示意马三宝接过。

铁盒没有锁,马三宝用力扳开盒盖,里面并非预想中的卷宗或书册,而是一方以明黄锦缎包裹的物事。

他小心翼翼地取出,揭开锦缎。

刹那间,即使在昏暗的光线下,那方宝物依然流转着温润而威严的光泽。

其上螭虎纽,其下刻有鸟虫篆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传国玉玺!

周围,顿时响起一片压抑的惊呼。就

连一向沉稳的马三宝和徐昭燕,脸上也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色。

李秀宁的瞳孔,微微收缩。

她伸出手,轻轻触摸着那冰凉而莹润的玉质。

这……这就是无数野心家梦寐以求的至高权柄象征?

不对。

她的理智,迅速回归。

杨子灿布局周密,岂会如此轻易地将真正的传国玉玺留在这种地方?

即便他带走的是仿制品以迷惑世人,这方真玺的出现也太过突兀。

而且……《氏族志》呢?鬼谷道情报明确指向此地藏有《氏族志》底本,为何不见踪影?难道情报有误,还是……

一个念头闪过脑海:《氏族志》已经被杨子灿提前取走了!

他拿走了能制衡门阀的实质利器,却留下了这块真假难辨、更多是象征意义的玉玺给她。

他是在告诉她,他洞悉了她的目标,并且……替她做出了选择?没有了《氏族志》,她无法直接要挟天下豪门,也就少了一份成为众矢之的的风险,但也失去了一个巨大的筹码。

她拿起玉玺,发现盒底还有一封信笺,信封上没有任何署名,只有一枚熟悉的、属于魏王杨子灿的私人小印烙痕。

她拆开信,里面是杨子灿那力透纸背、却又带着一丝罕见潦草的字迹:

“秀宁如晤:

此物真伪,尔当自辨。天下之争,在人心,在实力,非一方死物可定。然关键时刻,或可虚张声势,或可暂安人心,权作利器,慎用之。”

“氏族之谱,牵涉过广,易引火烧身,吾已代为保管。望你勿以此为念,徒增烦扰。”(这一句点明了《氏族志》的去向)

“孩儿之事,吾已知

最新小说: 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 钢铁先驱 凡女修仙:我在修仙界刷熟练度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乖,再让我亲一口 三国:开局岳飞重生成马谡 王朝的腐朽 快穿一章虐渣,纯爽 万兽之国(H) 冷书生(一受多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