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且隋 > 第82章 奴胡

第82章 奴胡(1 / 3)

大隋马政,除了官营马场之马,民间也有大量的存马,以备战时按照比例征用。

而这些存于民间的战马,都有各属地的马监官吏详细备案、记录。

如此之下,大隋马业,伴随着社会的安定、富足,得到了极大的繁荣。

当然,也滋生了腐败!

开皇间,大隋名臣辛公义,在巡视勾检全国马牧情况时,就先后发现过两万到十几万的漏瞒报的情况。

就是屈突通老爷子,也在例行巡检时,发现过这事!

这,说明了什么?

既证明老辛、老屈突等是国之干臣,又说明大隋马业的兴盛啊!

到了隋朝中期最兴盛的时期,民间赠马、买马,就和阿布前世送车、买车差不多!

此时的骏马,就是彼时的豪车!

广皇帝,特别爱马。

不要看这家伙文采飞扬,他还是个能舞动兵戈的大将军。

他不仅喜欢搜集天下名马,而且主动积极地过问马种的优化和配种问题!

大业五年,在青海设置马牧后,听说这里有稀有天马,于是诏命放出母良马二千匹于天马出没之地,以求龙种。

可惜,人家龙种没来,估计没看上这些所谓的“美女”马!

但不管怎么说,隋朝马政中的马种改良和人工繁育,是开了华夏人工干预马种的先河。

这里,值得给个赞,或者掌声!

然而,马这种东西,是个活物,饲养、使用起来实在是耗费巨大。

对于像大隋这样一个地域空前的大一统帝国而言,单独靠马来延伸帝国的影响力,实在是有点越来越难以为继。

所以,文帝和广皇帝两代皇帝,耗资巨万,动用民力无数,去开通南北大运河。

这,是不是也是基于马力不足的考虑?

到了阿布穿越的时代,大隋的牧地,已经超出了传统陇右牧的范围。

西起,陇右金城、平凉、天水,外暨河曲之野。

内据,岐、豳、泾、宁。

东达,银、夏,娄烦。

说了这么多,也只是为了明晰大隋陇右牧在帝国政治中的重要性!

但现在鱼俱罗的来信,他对陇右牧的担忧到底是什么?

牧奴造反!

战马被掠!

沿途胡人异动!

那么,都有哪些胡人在搞事情?

首先,是屠各胡人。

屠各胡人,本系匈奴人的一支。

他们骚动的身影,在太行山东麓、并州、凉州、下渭北及秦陇地区。

兰州郡一带活动的马贼张贵,原来就是陇右牧兰州郡皋兰一带的一名屠各胡牧奴。

其贼众,五千余,人皆双马,呼啸来去,官军围剿多不能及也!

这样的胡贼,并不在少数。

其次,是河西稽胡牧奴。

他们多有逃遁、反叛,或者内外勾结马贼,大肆劫掠马牧的战马!

第三,是在会宁和楼烦的突厥人。

西突厥处罗可汗的弟弟阙达度阙设,当年被降服之后,赢弱万余口就安置在会宁一带。

现在,这些突厥人受到不明势力的蛊惑,开始躁动不安,秘密串联。

此外,根据内外候官、灰影、白道城的秘查,原安置在楼烦的西突厥贵族使特勒大奈,也有不稳的迹象。

大奈及其手下的别将、从人,也开始秘密流窜,往陇右一带迁徙。

这事,身为山西抚慰大使的李渊、马邑太守的王仁恭、娄烦太守的阴世师等,毫无反应,也没有向朝廷报告只言片语。

第四,就是陇右一带人口最多的氏、羌人。

扶风、岷山、安定、天水、汉中等地,原本就是的氏族、羌族的聚居区。

现在,已经查明,安定的羌人荔非世雄,在谋划作乱。

而久居汉中的赤推羌人,在其头人达兄才旦的带领下,开始秘密聚会。

岷山的羌人钟利伦、钟俱仇,拥族人二万,开始集结与岷山西界,打劫过往商贩、猎户。

此外,陇右一带流窜的身影,还有不少丁零、鲜卑、乌丸人。

……

为什么呢?

这些原本安居于陇右,已经开始渐渐与当地汉族深入融合的少数族裔,怎么就突然就乱起来了?

要知道,自大隋立国开始,文帝、广皇帝对散居于各地的少数族裔,采取了非常优渥的照顾政策!

完全不像在北东魏、北齐之时那样苛刻!

那时候,政府和军队,都在有意无意地以各种方式,挑拨各少数民族人民与当地汉人之间的关系,人为地制造矛盾、隔阂、对立!

过去呢?

大隋已逾二十余载,在疆域腹地安置区域,还很少听过少数民族动乱!

现在,这是怎么了?

干旱?

灾害?

苛政?

还是有人在刻意挑唆?

……

现在的陇右牧,形势已经相当严峻!

<

最新小说: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乖,再让我亲一口 龙族:理综挂科后我被迫屠龙了 混在民国当警长,军阀列强都怕我 凡女修仙:我在修仙界刷熟练度 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 钢铁先驱 快穿一章虐渣,纯爽 王朝的腐朽 万兽之国(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