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且隋 > 第196章 家里有本经

第196章 家里有本经(2 / 4)

自己小宝贝可立的面儿!

太守府家的饭桌文化,和大隋贵族上层普遍实行的分餐制完全不同。

在阿布的力主之下,他家执行的是主人合餐制。

一个大圆桌,四周摆上小圆凳,只在阿妈和老爹的主座方位摆两张靠椅。

后来,等有了两个亲家母加入之后,又在王蔻这边,加了两张靠椅。

至于佩瑗儿和高俊,则是坐在阿布抄袭前世而来的宝宝椅。

佩瑗儿在王蔻的右边,高俊在大屋作的左边。

一边一个,雷打不动。

人家的地位,比阿布要高得多。

吃饭的时候,老两口亲自动手,直接给两个孩子布置饭食。

装好后,他们会将那些特制的饭食餐具,小心地嵌放在宝宝椅前面的餐盘之上,然后目不转睛地看孩子吃饭。

两个小家伙,便自顾自地开始埋头赤手干饭,根本不需要别人饲喂。

阿布是坚决反对三岁的孩子,还需要大人喂饭吃的。

孩子自己有手有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尽管老两口心痛得要死,很看不过孩子们把自己摆弄得像个乞丐,但还是熬不住儿子的强硬坚持!

人家的儿女,人家做主!

自家的儿子,老两口已经做不了主了!

其他人,吃饭的时候,还可以聊天。

一点也没有规矩!

完全不像中原地区贵族家庭“食不言、不露齿、不砸嘴”的吃饭文雅模样!

礼乐崩坏啊!

王蔻刚开始很不乐意这种合餐制、圆桌制、乱说话的就餐方式,一再告诉儿子,这是坏了礼仪规矩,是大事。

老太太,似乎还是想体会一把大族旧制的无限风光。

比如,让媳妇们一个个伺候着,就个餐、喝个茶、汇报个事……

或者让她们来个跪行于地、举案齐眉、分列左右的局面……等等!

可这一切梦想,似乎都全被自己家的小祖宗阿布契郎给彻底破坏了。

自从他从陀太峪回来,就开始尝试改变粟末地的一切,包括家里的。

吃饭、穿衣、住宿、取暖、餐具、用物、制度……

于是,太守府也变了。

有了高脚椅子,有了大圆桌,有了合餐制,有了一家人围在一起吃火锅……

王蔻由开始的生气、抗拒,到慢慢的接受,再到开始逐渐享受!

熬谁,也熬不过儿子!

论享受,谁也比不过自家儿子会享受!

除非不和儿子在一起过了,也不和媳妇们一起过了,不和宝贝孙子们一起过了。

可是,这怎么可能?!

三世同堂,三世同桌,三世团圆,挺美挺好!

太守府家的饭桌文化尽管变了,但最基本的一些礼仪还在遵守。

长幼,尊卑,次序,可都一点也没变乱!

倒是这种众星捧月的模式,一眼将全家人尽收眼底的便利,还真挺好的!

唯一让王蔻堵心的,就是高俊他娘。

哦,不对,杨俊可立他娘!

这女人,实在是有点太风骚、太惹眼、太……不好说啊!

太夫人只有忍!

人家礼仪不缺,还找不到错处,生的小孙子也实在是太惹人。

很多时候,王蔻和大屋作吃得差不多了,就继续照看佩瑗儿和高俊吃饭。

另一边,大家就开始说起家长里短,甚至是诗书礼义春秋、民事国事天下事!

这家的饭圈子里,文化都不差,除了老太爷大屋作武夫了一点。

即使是娥渡丽,也自幼跟随王蔻,算是王蔻嫁入粟末之后的关门弟子。

这女人,除了把王蔻的持家本事学了个十足十,而且是继承了王蔻全套的文化衣钵。

王蔻接受的教育,算是这圈人里面最全面最严格最正统的儒家教育。

她是太原王氏主支正儿八经的豪门嫡女,也是当年文帝亲自选中的和亲名媛。

文化水平,怎么可能差了呢?!

只是,现在做了婆婆,就不太好参与小辈们的高谈阔论,只是会选择性的笑笑,偶尔就是插几句给大家评评理。

这时候,就能看出每个媳妇的喜好。

娥渡丽,最喜欢谈财,是个活脱脱的财儿迷。

只要一说到赚钱和营生,就会滔滔不绝,不仅能说出一大堆理论,还能讲出好多鲜活的案例。

她会说得眉色飞舞,直把大家说得一愣一愣的?

所以,大家称她为“女范蠡”!

一致公认,家里只要有娥渡丽在,就不会缺吃少穿短用度。

温璇,最喜欢谈文化教育事业和书籍出版宣传。

完全就是一个文化官僚的样子,高级白领范。

左一句文化教育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右一句藏书馆的工程推进有点慢。

末了,还说要重视小朋友的学前教育,会把亮晶晶的目光,不断在两个正埋头干饭的小朋友身上来回移动。

最新小说: 快穿一章虐渣,纯爽 王朝的腐朽 龙族:理综挂科后我被迫屠龙了 钢铁先驱 凡女修仙:我在修仙界刷熟练度 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 乖,再让我亲一口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混在民国当警长,军阀列强都怕我 万兽之国(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