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盲目迷信,主张“精研此术,破除神秘,直得本原”,将命理学从玄学迷雾中剥离,回归“为民生日用所必需”的实用本质。
例如,他在《星家十要》中强调“警励”需结合客观规律,反对脱离现实的空想,如“修心不听命,造物终须报”,提醒人们在积极作为的同时尊重命运的客观条件。
这种“警励”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融入了近代科学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总结
“警励”是袁树珊命理思想中极具实践价值的部分,其本质是通过积极的态度与道德约束,将命理学转化为指导人生的智慧。
对命理师而言,“警励”要求专业精进与道德自律并重;对求测者而言,“警励”是逆境中的强心剂与顺境中的清醒剂。
这种思想突破了传统命理学的宿命论框架,强调“心”与“行”对命运的塑造作用,体现了民国时期命理学者对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型的探索。
正如袁树珊在《心命歌》中所言:“命好心也好,富贵直到老”,唯有将“警励”精神内化为行动准则,方能在命运的起伏中实现真正的安身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