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命理探源【译注】 > 古今地名异同歌诀

古今地名异同歌诀(1 / 2)

原文:

按:本书宜忌篇所言九州分野,曰冀、青、兖、徐、扬、荆、梁、雍、豫,乃夏制也。世历千古,不能无变。按之今日地名,殊难画分。熟读此歌,可以知古今地名之梗概矣。

译文:

按语:本书宜忌篇中所说的九州分野,即冀州、青州、兖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豫州,是夏代的制度。

历经千年,不可能没有变化。

按照如今的地名,很难清晰划分。

熟读这首歌诀,能够了解古今地名的大致情况。

注解:

“九州分野”原指古代九州与星象的对应关系,此处特指夏代的九州地理区划。

“夏制”指夏代确立的行政区划制度,是中国早期九州体系的源头。

“殊难画分”强调古今地名变迁复杂,难以直接对应划分。

原文:

然参考类书,谓冀州即今直隶山西及河南之彰德卫辉怀庆,奉天之锦州等地。

译文:

但参考类书,说冀州相当于现在的直隶、山西以及河南的彰德、卫辉、怀庆,奉天的锦州等地。

注解:

“类书”指古代辑录各种资料供查阅的工具书,此处用于佐证地名对应关系。

“直隶”为清代省级行政区,辖今河北大部;“奉天”为清代省级行政区,辖今辽宁大部。

“彰德、卫辉、怀庆”均为清代河南府名,锦州为清代奉天府名,是具体的行政区划单位。

原文:

青州即今山东省之登莱青三府,及奉天之辽阳等地。

译文:

青州相当于现在山东省的登州、莱州、青州三府,以及奉天的辽阳等地。

注解:

“登莱青三府”指清代山东省的登州府、莱州府、青州府,是当时山东东部的主要行政区划。

“辽阳”为清代奉天省重要府城,今属辽宁,体现青州地域范围随时代的扩展。

原文:

兖州即今山东之东昌济南兖州,直隶之河间大名等地。

译文:

兖州相当于现在山东的东昌、济南、兖州,直隶的河间、大名等地。

注解:

“东昌、济南、兖州”为清代山东省府名,“河间、大名”为清代直隶省府名,反映兖州跨今山东、河北的地域特征。

原文:

徐州即今山东之兖州东部,及济宁沂州,江苏之徐州海州,安徽之宿州泗州等地。

译文:

徐州相当于现在山东兖州东部,以及济宁、沂州,江苏的徐州、海州,安徽的宿州、泗州等地。

注解:

“济宁、沂州”为清代山东省州名,“徐州、海州”为清代江苏省州名,“宿州、泗州”为清代安徽省州名,体现徐州跨今山东、江苏、安徽的地理范围。

原文:

扬州即今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等地。

译文:

扬州相当于现在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等地。

注解:

此句简化了扬州的地域对应,涵盖今华东、东南多省,与古代扬州“东南沿海”的地理特征一致。

原文:

荆州即今湖南湖北广西及贵州等地。

译文:

荆州相当于现在湖南、湖北、广西及贵州等地。

译文:

此句体现荆州跨今中南、西南多省,延续古代荆州“湖广腹地”的地域概念。

原文:

梁州即今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译文:

梁州相当于现在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注解:

“四川、云南、贵州”为清代省级行政区,与古代梁州“西南边陲”的范围大致吻合。

原文:

雍州即今陕西甘肃青海等地。

译文:

雍州相当于现在陕西、甘肃、青海等地。

注解:

“陕西、甘肃、青海”体现雍州作为古代西北核心区域的延续,涵盖今黄河上游多省。

原文:

豫州即今河南及山东之曹州,湖北之襄阳等地。

译文:

豫州相当于现在河南及山东的曹州,湖北的襄阳等地。

注解:

“曹州”为清代山东省府名,“襄阳”为清代湖北省府名,反映豫州以今河南为中心,兼及山东、湖北部分地区的范围。

原文:

较之《酿蜜集》所云,略有异同。附录于此,俟博雅君子详之。

译文:

与《酿蜜集》所说的相比,略有不同。

附录在这里,等待学识渊博的君子详细考证。

注解:

“略有异同”指出类书与《酿蜜集》在地名对应上的细微差异,体现考据的严谨性。

“俟博雅君子详之”表达对进一步学术考证的期待,符合传统治学中“存疑待考”的态

最新小说: 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 钢铁先驱 凡女修仙:我在修仙界刷熟练度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乖,再让我亲一口 三国:开局岳飞重生成马谡 王朝的腐朽 快穿一章虐渣,纯爽 万兽之国(H) 冷书生(一受多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