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城,作为靠近大奉朝都城最近的城,自然是繁华热闹的。
只是,也正是因为如此一些小官小吏多的是家里拮据的存在。
而为了改变这种情况,他们通常会娶一个对自己仕途有帮助的妻子,然后再纳几个商户之女,这样一来权和财都有了。
有助力的妻子是门当户对的联姻,那是最佳的合作伙伴,哪怕没有什么感情,但是该有的尊重是不可少的。
而商户女妾室,不仅是背后家族送给官员的那个棋子,也是一个命比纸薄的废棋。
可是女子从来就没有自由选择的机会,在家从夫,出嫁从夫,夫死从子,一直都是她们需要严格遵守的规矩。
根本就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从来都是生来不由人的。
姜家,是临安城本地人,世代生活在这里,从刚开始商贾之家发展到了现在的官吏之家,也是经过了好几代的积累。
因此,最为明白一个家族需要怎样的谋划。
他们既有官吏的汲汲营营,又有商人的唯利是图。
而作为家中子女,一向都是有利用价值的被看重,没有利用价值的被冷落。
在姜家更是如此,嫡庶一向被分的很是清楚,也会被待价而沽,亲情一向都是淡薄的很。
大房一处偏僻院子里,四岁的南衣正坐在石凳上发呆,旁边是比她大几岁的丫鬟石榴。
院子里的婆子正在收拾屋子的卫生,无所事事的南衣只好坐在院子里晒太阳。
石榴看着没精打采的小姐,有些着急的道,“小姐,您要不要去找五小姐一起跟柳姨娘学习绣花?”
南衣摇摇头,白嫩的小脸上都是委屈,“五姐姐不喜欢我,我就不去了。”
石榴有些心疼自家小姐,没有亲娘的庇护,大老爷哪里还记得这个女儿,而且大老爷也不缺儿女。
原想着能够从柳姨娘那里学好女红了,以后也有一项拿的出去的能力,能找个好人家嫁人。
可惜柳姨娘有自己的女儿,哪里会愿意教导自家小姐呢?
只是去了几次,自家小姐就不想去了,明显是在柳姨娘那里受了委屈的。
其实石榴哪里知道,这具小身子是换了芯子呢,有了成年人思想的南衣,哪里会愿意受委屈。
她在了解到了姜家人的情况后,觉得自己当个咸鱼也挺好的。
虽然表现的越出色,在家受到的福利越多,嫁人的门户也越好。
可是,作为庶女,成为高门正妻那是很难的。
一般都是被送出去做妾的。
有的人也许觉得会很好,有的人家妾室虽然不能扶正,但做好了日子并不比正室过得差。
但是,对于南衣来讲,妾室实在太难受了。
所以她宁愿什么也出色,做妾也不安分,最后被姜家嫁给寒门之人。
虽然刚开始可能会吃一些苦,但是只要自己心态放好,她觉得自己的日子并不会比别人差的。
因此,南衣在察觉到了柳姨娘并不是真心教导自己女红后,就直接拒绝了过去求教的意思。
从今日起她就准备当个啥也不会的米虫,咸鱼了。
石榴的焦急她看在眼里,只是有些事情她并不准备解释。
谁让石榴是嫡母送到身边的呢。
原主亲娘是临安城药材商李家之女,可惜身体不好,生下原主后,两年就去世了。
没有了亲娘的补贴,原主就被奶娘养大,只可惜半年前奶娘家里有事辞工回家了。
现在院子里伺候的就是石榴这个七八岁的小姑娘,还有一个粗使婆子。
院子不大,只有两间正屋,东西各有一个屋子,一间南屋。
石榴负责伺候南衣的日常生活,粗使婆子姓张,负责院子里的打扫卫生。
只可惜奴大欺主,原主只是一个小姑娘,而石榴既然能来伺候原主这个没娘的孩子,自然也不是什么有后台的人。
她是从府外采买回来的,并不是家生子。
但是张婆子不一样,她男人是花园小管事,女儿却是大房主母院子里的二等丫鬟。
因此,仗着原主爹不疼,没有娘,没少拿捏原主。
原本打扫卫生是在早上南衣去正房请安时做的,可惜张婆子睡懒觉起晚了,这时候才开始打扫。
南衣坐在这里,其实也是有原因的,如果在屋里张婆子都敢指派活给自己。
可见张婆子有多胆大了。
不过,她这里也没有多少便宜占,最多就是贪个月银,或者糕点。
庶女的月银一个月有二两,每天有一盘点心,饭菜也是有定量的。
早餐一碗粥,两种面食,两个小菜。
午饭,一荤一素一汤,主食米饭,面食。
晚饭,两个素菜,主食一种。
然后还有一盘点心作为夜宵。
想要吃别的就只有去拿银子自己买。
而作为丫鬟,石榴和张婆子的饭菜是一样的。
早,晚两顿是一样的,馒头,炒素菜,一碗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