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了。”
-
得知爷爷下周就回来,小车也是开心得不得了。
午饭过后,师生二人来到书房。
小车简单地热了一下手,接着翻开 740第一条。
“来吧。”李安放下茶杯看到小车身后。
片刻,小车将左手放在了琴键上。
李安有注意到小车的左手手掌微微做了一个抓的手势,随即又呈放松状态。
下一秒,指落琴响。
只见小车左手五根手指像是装了弹簧似的,明朗的上下行音阶以平稳的速度开启,宛如一股清流自琴箱中喷出。
转眼间小车的右手抬起以一记重音和弦加入,曲子进入第二小节,旋律展开。
740号作品在整个车尔尼体系里属于最为特殊的一部存在。
它是一扇门,走进这扇门,便等于真正地跨入了钢琴的专业领域。
740的小老弟是 299。
299也难,能把 299从头到尾精弹一遍也是实打实地进入了专业领域。
二者其实是一样的,能把 299精弹一遍的人不存在会被 740卡住的可能。
但为什么 299没有这种特殊性?
因为即便不能精弹一遍 299,也可以把 299硬啃下来。
可到了 740就不存在这种情况了,没有人能把一整套 740靠着硬啃拿下,就更不要提谱面上要求的速度了。
就说小车此刻演奏的第一条。
看谱面是一首没有什么难度的作品,全程音阶跑动。
然而事实上只有这么简单吗,标题里可是清楚地写着‘手指和手的平稳动作的练习。’
什么手指和手的平稳。
首先手的动作一定要小,动作小才能平稳。
其次在手的动作小的前提下,还需要触键均匀清晰。
相当一部分基础不扎实的学习者初次拿到 740第一条,为了将音弹的清晰,手指动作大开大合。
声音是出来了,可由于手指动作过大,抬起的高度不一,下键时有的手指快,有的手指慢,便导致连续演奏中无法将每个音弹的均匀。
反过来也是,为了把音弹均匀,不敢将手指抬得过高,但是出来的声音不清晰。
这就是 740第一条的要求,既要触键均匀又要声音清晰。
达不到,那就是纯粹的为了练而练,第一条还好,可再往后呢,同样是练习手指跑动的作品,第一条只是音节型的跑动,后面遇到灵巧型跑动的作品呢?
就会发现没办法啃了,根本啃不动。
鉴于上面这两类问题,都有很多实用的办法去解决。
比如声音不够清晰,那就用最慢的速度把手指甩起来砸下去,弹出每个音的最大的音量,练着练着声音就出来了。
可这听起来不就是学琴初期的高抬指练习吗。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