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求求了,快回家练琴吧 > 309.硬了?崭新的身份

309.硬了?崭新的身份(2 / 5)

    -

    一路忐忑,李安来到蓉城音乐厅。

    一番询问找到了向南的办公室。

    “李老师您好您好。”

    两人一见面,向南就热情上来握手。

    李安不是第一次见到向南,但他总是觉得向南的声音和形象严重不符。

    电话里的向南声音奸而细,实际上是却是个弱不禁风的胖子,不用低头都自带着三个下巴。

    “向经理您好。”

    向南的办公桌其实不小,但是向南往往那一座,就显得桌子有点小了,“李老师请坐。”

    两人坐下,向南看茶,接着按照方永波的意思直奔出题。

    “李老师,咱们也算是自己人了,我就不客套了,“向南把准备好的材料递给李安,“我先给你介绍一下咱们乐团明年承办的几个大项目吧。”

    -

    蓉爱能发展到今天,方永波扛大旗自是不必多说,掌控着乐团的大方向,但后面若是没有向南的精打细算,方永波的工作进展也不会那么顺利。

    作为一个经理,向南有着敏锐的市场嗅觉以及出色的理财能力。

    这也是他能立足于蓉爱的根本,方永波需要他弄钱,上面也需要他维持乐团的营收。

    在这次音乐节之前,向南不是谁的人,他只代表自己的立场,眼见音乐节取得重大成功,他依然只代表自己的立场。

    只要孔超一天不走,他就一天不会站队。

    至于为什么方永波昨天一个电话,他就立马准备好合同给李安打电话,原因很简单。

    李安年轻,有能力,在蓉城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且需要舞台。

    再直白点,现阶段的李安,好用,十分便宜。

    本次音乐节,李安算是方永波的私人邀请,没有协议酬劳。

    但是同样被视作钢琴演奏家出场的王锦华,却让他忍痛支付了二十万的出场费。

    其实就一首大协奏曲,其他的可以用寥寥形容。

    同样的价格,他能请来国外T1的钢琴家,还是把食宿机票都算在内,可方永波不同意,说最后那场演出必须上蓉城本土出来的演奏家。

    在向新型市场迈进的路途中,国内各大乐团的财政问题都不容乐观。

    其中邀请名家这一块儿,就是一大毒瘤。

    纵观现在的音乐会市场,除非是真正具备票房号召力的演奏家,比如林郎等人,剩下的一些所谓国内外名家根本支撑不起票房。

    如果不是靠着赞助和补贴,许多地方的音乐厅早就熬不下去了。

    所以对于维护音乐厅的正常运转,在非必要情况下,少请“名家”,就是最有效的办法之一。

    但是节目质量又必须得有保证。

    所以李安在向南的眼里,就是四个字,开源节流。

    一场演出两万到四万。

    就折中按三万来算,十场也不过三十万。

    三十万就能把明年蓉爱需要钢琴的演出任务消化个七七八八,还要特么的什么自行车。

  

最新小说: 继兄宠我掌心娇,亲哥红眼悔断肠 潮湿咬痕 替嫁后成了校草的豪门后妈 直播反串:我一笑倾城,掰弯全网 穿成冷宫弃妃,我在后宫开小卖部 重生后女帝拿了美强惨剧本 穿书八零:我在海岛搞科研 平妻?狗都不当,满塘大佬不香嘛 绝对权力 从宠物店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