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眼。
然而,从李安对整部作品的分析来看,这个颇具谐谑意味的间奏曲却是那么恰当。
鉴于第一乐章的慢,第二乐章这里换成了一组节奏精美的小快板。
使得三个乐章在速度上依次为柔板-小快板-激动的急板。
尤其巧妙的是,这一乐章的主调降D大调也与前后两乐章的升c小调呈等音关系,可色彩却有着诡秘的变化。
李斯特形容这乐章想是一朵开在两侧深谷间的小花。
李斯特看到了一朵开在两侧深谷间的小花。
你看到了什么,氤氲的云朵,远山的轮廓,微风中片摇曳树梢,或者别的什么,你看到了什么那就是什么。
音乐澹澹的消逝在舞台,现场又进入了短暂的安静。
除了已经睡去的人,那些在第一乐章闭上眼的观众早已重新聚焦舞台。
激动人心的一刻终于又要带来,至少对于季洋来说。
可以说音乐会到这里,每一首作品的第三乐章都是她所期待的。
而接下来这个乐章于她的意义更加特殊。
月光第三乐章。
记录了这半年来她和老师的点点滴滴。
老师的每一句教诲都像是拼图的一角碎片,今天总算可以彻彻底底的一览月光三的真面目。
而真正见过李安指下该乐章真面目的马鹏,也早已兴奋起来。
静。
无比的静。
台下几乎已经感受不到钢琴前那尊身影的气息。
渐渐的,现场的气氛再度变得压抑起来,一道道舞台灯光都像是要在下一秒被压破。
就在这时,李安动了。
他抬臂速度不快,下手动作不大。
可就在这轻描澹写的落指间,当他的手指触碰到琴键贴面那一刹那。
死寂的舞台忽然乌云密布,滚雷在闷响,空气在颤抖。
雷声越来越响,只见键盘上的十指在滚动中化作残影一般。
“当当!”
犹如狂风中的两声惊天霹雳。
冲动的音型忽然爆发,以汹涌的潮水之势,汇集成排山倒海的音浪狠狠的向观众席砸去。
崇拜的目光,敬畏的目光,各种目光汇聚在钢琴前那随着音涛乐浪起伏不断的身影之上。
斗志高昂,又像心绪愤满。
脱去了前两个乐章的哀伤缱绻,这一刻,李安如同天神下凡。
此时他就是风暴的中心,狂风骤雨的化身,黑白方寸间的唯一主宰。
然而舞台风光的背后,又有谁知道他为此留下了多少汗水。
关于月光第三乐章的演奏注意事项,他给出季洋至少五十句不重复的注意事项。
或许已经没有记得李安参加公开青年组比赛的海选环节。
他选择月光作为星海杯全国大赛的敲门转。
如果暴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