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这些咱们自己的报纸,都会帮着宣传,有什么困难,直接找我,别客气!”
这话一出口,程学民心里顿时踏实了!
有王社长这句话,就相当于拿到了尚方宝剑,接下来应对金马的刁难,底气足多了。
“谢谢王老!我们一定全力以赴,不辜负您的期望,把《太极》的发行做好,为国家多赚外汇!”
“好!我相信你!”王社长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你们年轻人敢闯敢干,就该多挑担子。”
“香江是个好地方,但也复杂,凡事多留心,有不懂的就问傅齐,他在香江待了多年,熟悉情况。”
“王老您放心,我跟小程老师都是相互助力,相互支持!”傅齐也是在旁边,连忙客气的说着。
接着三人又聊了半个多小时,从《太极》的创作理念,到香江电影市场的现状,王社长时不时提点几句,句句都说到了点子上。
程学民听得认真,心里暗暗佩服!
这位老领导看似温和,实则眼光毒辣,对香江的情况了如指掌。
离开新华分社时,已经快到中午。
傅齐见程学民脸色轻松,笑着打趣说道:“小程老师,现在王社长算是给了我们一颗定心丸,是吧?”
“可不是嘛!”程学民笑着点头,“有王老发话,接下来的宣传就好办多了。下午《大公报》的专访,咱们可得好好配合。”
下午的专访,在长城影业的会议室进行。
《大公报》的记者是位中年男士,戴着眼镜,态度严谨。
他的问题没绕弯子,先是问《太极》在泊林获奖的感受,又问影片的创作初衷,最后落到对香江市场的期待。
程学民答得从容,既没夸大自己的功劳,也没藏着掖着。
说创作时,就想拍一部实打实,拳拳到肉的武打片,让观众看到真功夫。
说对香江市场,盼着能让更多人知道内地也能拍出好电影。
记者听得频频点头,时不时在本子上记录,最后笑着说:
“程老师,您的想法很实在,也很有魄力。我们《大公报》一定会好好宣传,让更多香江市民知道《太极》的魅力。”
果不其然,第二天一早,《大公报》就在头版显要位置刊登了专访,标题格外醒目:
《〈太极〉主创程学民:以真功夫展中国文化,为国家创汇两千万》。
文章里详细介绍了《太极》的创作背景,泊林反响,还引用了程学民的话:
“功夫不是花架子,是中国文化的根,我希望通过《太极》,让更多人爱上中国功夫,爱上中国文化。”
几乎在同一时间,《文汇报》《东方日报》也跟着发力!
《文汇报》登了李连洁的专访,标题是《从全国冠军到电影新星,李连洁:〈太极〉让我找到新方向》;
《东方日报》则发了一篇影评,盛赞《太极》是“内地功夫片的里程碑,比香江的花架子武打片更有看头”。
一时间,香江街头到处都是关于《太极》的讨论!
茶餐厅里,伙计们凑在一起说‘内地功夫片卖了两千万美金,比咱们香江的片子厉害多了’;
菜市场里,大妈们聊着‘听说首映礼有真功夫表演,得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