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侍宣读完诏书,盛家上下恭谨行礼,盛纮更是颤抖着双手接过诏书。
“恭喜魏国公,贺喜魏国公!”
说罢,为首的内侍又转身看向盛老太太,微微颔首道:“老夫人好福气,府里出了位中宫娘娘,又得如此殊荣。”
“真是满门荣光啊,往后尽可安享尊荣。”
老太太和蔼一笑,温声道:“盛家得此恩典,全赖官家垂怜,娘娘贤德,盛家上下万万不敢忘却。”
内侍郑重点头,神色间颇为敬重。
盛纮与盛长柏父子二人亲自将一众内侍送至府门外,肃立阶前,目送他们缓缓离去,直至消失在积英巷尽头。
正堂内,王若弗直愣愣的坐在圈椅上,激动之下,心口处微微起伏着。
从今往后,她也能和英国公夫人一般,无论走到何处,都能被人尊称一声国公夫人!
“魏国公……”
“母亲,咱家来京城,满打满算,也就才十年!”
“这十年内发生的事情,每每想起,感觉像是在做梦一样。”
老太太轻轻转动手中的佛珠,缓声道:“是啊,不过咱家虽位列国公,但全是仰仗着娘娘孕育皇嗣之功。”
“出门在外,不可太过张扬,何况,长柏身居要职,正是得罪人的时候。”
王若弗拿着手帕,点头如捣蒜,“母亲放心,这些道理我都明白。”
“华儿能得两位皇子傍身,真是列祖列宗保佑啊!”说罢,她端起一旁茶盏,仰头一饮而尽。
海朝云看着王若弗,忍不住抿唇一笑。
盛长枫和柳氏相视一眼,各自心中都明白,盛家就是获得再大的殊荣,他们能沾到的光都是有限的。
也好在盛长柏是个刚正不阿之人,只要他们安守本分,将来分家后,自然少不了照拂。
日后儿女仗着这层关系,想要高嫁高娶也不是什么难事。
老太太看向窗外,眸光微沉,心中暗暗在想,盛家的爵位,多半还不止国公这般简单。
当年曹太后册封皇后不久,其父亲曹玘便被先帝追封为吴王。
先帝宠妃张氏的父亲张尧封,亦被追封为清河郡王。
在她看来,盛纮百年后,至少也能得个郡王的封号,若是运道好,活着受封也不是没有可能。
虽说自己当初力排众议,坚持要亲自抚养盛纮,并未贪图他日后能带来什么荣华富贵。
但时至今日,心中不得不感慨,当初的选择,是极其正确的。
不多时,盛纮送走内侍后。
一路小跑返回正堂,小心翼翼的捧起诏书,将其放在祠堂香案上,又满心激动的给祖宗们上了三炷香。
一向荣辱不惊的盛长柏则直接去了书房,一心一心处理起吏部的差事。
盛家获封国公一事。
不过几个时辰,便在京城内传的沸沸扬扬,无人不称赞盛家好运道,好福气。
康家,后院厢房内。
王若与将此事告知康海丰后,只见他将手中的茶盏重重搁在桌案上,冷哼一声,语气中满是不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