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五年过去。
江湖上关于“崇侯己”的消息也传开了。
他不止袭杀蜀山的追兵,同时还对王朝官员下手,引得新君震怒,下令全国范围内通缉其下落。
大小门派协同出击,若能将人抓捕到案,朝廷自有厚赏。
景安和尚如今已经事实上攫取了“青山寺”的大权,他可以决定青山寺的行动方向。
在“崇侯己”的事情上,景安和尚不打算与天下作对。
这也可以视作是对“崇侯己”考验的一部分。
若是可行,他在下一次轮回的时候自然会提供更大帮助。
就在这一天。
青山寺来了一位荀姓儒生,提出想要求见佛子。
景安和尚答应了。
不出意外的,来人正是“荀仕林”。
那位[儒林之友]的主人公。
景安和尚看到荀仕林的第一眼,就发现了一件事情。
这家伙似乎认得自己。
他保留着记忆?
景安和尚屏退左右,与荀仕林独处,后者立刻放下了戒备。
他好奇打量着景安和尚,表情颇为感慨:“许久不见,没想到景安兄都已经修成了佛子,果然还是外面的世界精彩。”
这话,便是坐实了景安和尚的猜测。
荀仕林果然是这“中千世界”内一个特殊的存在。
景安和尚不语,听着荀仕林介绍他自己。
“景安兄应该很好奇我的状态吧。”
“说来惭愧,我这一次次周而复始,已经记不清楚自己究竟死过多少回了。”
“可能是百万次,也可能是千万次,又或者更多。”
“这漫长的经历足以让我对中千世界的一切了如指掌,每一个陌生人我都能道出他的生平。”
闻言,景安和尚顿时眼前一亮。
有这本事,那不就省去了自己搜集信息的麻烦?
他直接问道:“我如何能帮你。”
荀仕林听到这话脸上有了笑意,摆了摆手:“不急,我们是互相帮助,我先说说景安兄你的事情。”
“事实上,你也是一个特殊的存在,我这是第二次见到你。你出现得突兀,却又是与我最投缘之人。”
“你离开之后,我又到下一世寻你,但是关于你的痕迹全部消失了。我猜测,你来自外面。”
景安和尚微微颔首,算是肯定了这个答案。
荀仕林顿时眼前一亮,紧接着从怀里取出一本小册子,上面正好写着“儒林”二字。
景安和尚有些意外。
他本以为儒林是一个组织,没想到竟然是一本书?
景安和尚翻开儒林,发现这里比他想象中的要厚实,每一页都单独记录着一个人的生平。
这些生平详细记录了他们从生到死的经过。
当自己看完上面的内容之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原本静止的文字,竟然宛如丝线般从这小书上面跃起,编织成了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
景安和尚能感受得出来,这人物形象似乎不是徒有其表,其内部已经自成体系。
换而言之,假如能够赋予他成人的条件,那么这个被记录的人就能以另外一种形式活下来。
倘若儒林里全部记载的都是这种人物生灵,那这东西可就不得了了。
他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生死簿”。
难怪……这“儒林”二字当得起一道独立的命格。
景安和尚认为它的潜力不止于此。
要是让荀仕林出去,景安和尚认为他完全有能力建立一个小型的“中千世界”。
难不成这才是世尊让自己来带人的用意?
景安和尚又翻了数页,赞许道:“荀兄果然不同凡响,假以时日未必不能让这书中的世界活过来。”
荀仕林听到这话也很高兴:“我就知道,景安兄你能懂我的。说实话,我最初将这些东西记录下来,只是留作念想,否则一个人太过孤单了。”
“但是,我写着写着,这些文字竟然都被赋予了灵性,这才让我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
话到此处,象征着“儒”的人选已经定下了。
景安和尚并不浪费资源,直接询问起了“道”的特殊人员,他首先提及了“崇侯己”。
很明显,荀仕林对这人也有印象。
他将手中的儒林翻页,那些文字立刻化作了崇侯己的模样,并且快速走完了崇侯己的一生。
这小子在追杀中走过了大半辈子,好不容易安定下来,隐姓埋名,娶妻生子。
崇侯己本打算就此归隐江湖,然而变故横生。
他的妻儿死在贼人手里,自己在替妻儿复仇之后,也再次暴露了身份。
但崇侯己失去了活下去的心念,最终拔剑自刎,结束了这一生。
荀仕林做出点评:“他的剑道天赋很高,虽然出身蜀山,却没有学过蜀山剑法,这一路逃亡都是自创的杀人招数。”
“要论潜力,崇侯己在道这一脉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