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暖暖看到了王栋拒绝其他人看她的作业,心里对他生出了几分好感。
虽然她不介意别人查看她的作业,但是她不希望别人没有经过她的同意就看她的东西。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苏暖暖每天都很忙碌。
早晨6点起床开始晨跑,8点到达教学楼开始上课,中午写上午老师布置的作业。
下午2点开始上课,晚上吃完饭回来开始写作业,和翻译文件。
晚上9点开始上床睡觉。
实际上,是进入空间开始练习使用手术工具。
第二天醒来,苏暖暖又重复前一天的生活。
虽然苏暖暖的一天单一无趣,但是收获很多。
她认识了许多厉害的老师,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不少前世不知道的知识。
同时,她已经能够熟练地使用手术刀,缝合技术练习的也很完美。
苏暖暖在同学和老师眼里就是一个认真学习的好学生。
有时候有老师在课堂上提问,每次苏暖暖回答问题后,老师们都会露出惊喜的表情。
他们都觉得苏暖暖是一个学医的好苗子。
苏暖暖每天过得都很充实。
因此,五天很快就过去了。
苏暖暖已经翻译完了在新华图书馆的两份文件。
不过,她没有立刻就交给孙国生。
打算月底再交,顺便领新的翻译资料。
从开学到现在,已经五天了。
苏暖暖觉得自己的信已经寄回家了。
不知道,家里人收到没有。
黑省,红旗村。
在苏暖暖离开后,苏建军每天都关注着进村里的邮递员。
每次他送信的时候,都会询问有没有苏暖暖的信。
终于,在苏暖暖离开的第六天,苏家人收到了苏暖暖的信。
同时,还有苏暖暖寄的一大包东西。
苏建军一脸高兴地拎着包裹回了家。
路上遇见村里的人,都开心地和他们打招呼。
等回到家,陈秀婷和苏大梁三人也看到了苏建军手里提着的包裹。
“这是什么?怎么这么重。”
陈秀婷提着手里的黑色袋子掂了掂,现重量不轻。
“这里面是暖暖寄回来的东西。”
苏建军说完,还把手里苏暖暖写的信递给陈秀婷。
“暖暖,刚到京市,怎么还寄东西回来给我们,多浪费钱啊。”
陈秀婷虽然嘴上这样说,心里却很高兴。
小闺女离家了,还念着家里,她怎么能不高兴。
“妈。
快看暖暖寄了什么回来。
有没有好吃的?”
说这话的是一脸馋样的苏二强。
苏家的其他人也同样好奇。
苏建军打开袋子的时候,一眼就认出这是他教闺女绑袋子的方法。
苏建军解开后,把苏暖暖寄回来的东西全部拿到桌子上。
陈秀婷和苏大梁三人看着,桌子上的粮食和红糖,都瞪大了眼睛。
“暖暖,这是从哪里弄来这么多粮食?”
苏二强咽了咽口水。
苏家现在虽然不缺肉不缺粮,但是平常吃饭依然很节省。
他们不知道灾荒要持续多久,不敢把粮食全部吃了。
因此,每天吃不饱的苏二强每次见到粮食都是一副眼冒绿光的样子。
“暖暖信里面一定写的有。”
苏大梁打开信封,开始读苏暖暖写的信。
“爸、妈、三位哥哥,我已经到了京市大学,学校的同学们都很友好。
学校每个月会给我2o块钱的补贴,足够我用了。
妈给我的1oo块钱,我也用不到,就寄了回来。
我去新华图书馆参加翻译考试,已经顺利成为了中级翻译员。
我现在已经能靠翻译赚钱了,每个月额外还会有1o块钱的补贴。
所以,你们以后不用给我寄钱了。
京市的粮食多,我多买了一些,寄给你们。
以后,我每个月都会买一些寄回去。
我还买了2斤红糖,给妈补补身体。
三个哥哥,你们在家里也要好好学习。
只要考上了大学,未来国家就会分配工作,你们能赚钱了。
爸妈,就轻松了。
所以,你们这几个月一定好好好复习。
如果家里有什么事,一定要联系我。
我把我学校的电话留下。”
苏大梁读完,苏建军和陈秀婷都眼角湿润。
小闺女只有15岁,已经为家里考虑了那么多,这怎么能不让陈秀婷和苏建军感动。
尤其是陈秀婷,她摸着苏暖暖特意买的红糖,心里暖暖的。
自从苏暖暖去上学后,苏家人都担心不已。
现在,得知她在学校过的很好,心里都放心了不少。
同时,苏建军和陈秀婷更加坚定了苏大梁三人上大学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