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长城,游小县,穿州过府,于市井中,见惯诸般态,心中隐有所悟。
人间火,绝非是凡火之表象如此简单,而是另有奥秘,只是此奥秘,他尚未发觉。
但曹空也不急,因他知,此般修行,非是靠时间可以推动,而是需顿悟。
于是又游历两三年,当过铃医为人治病,和行商一同而行,甚至有时兴起,于街头卖字换钱。
说来有趣,有贾商见曹空气度不凡,容貌清俊,便心生好感,直接扔来一大锭银子买下曹空写的所有字,还要招赘曹空。
惹得曹空拿了银两留下字帖,便连忙收拾铺盖走人。
当然,那贾商也绝不亏,曹空所写之字,虽未可以动用道炁灵韵,却也不凡,安置家中,可镇宅辟邪。
若真论起来,一字即千金。
一日,曹空背着行囊,行于一片陌生的大地上,天上忽有乌云被风刮来,浓厚的仿佛要坠落下来一般。
很快,丝丝缕缕的雨水滴落,渐渐连成一片,很快就倾盆而至。
曹空见雨甚大,又望前方有一破庙,便起了闲心,欲行小楼一夜听春雨之事,也算的是雅事一桩。
遂入了庙中,也不避讳地面多灰尘,便坐了下来。
听着外面淅沥沥的雨声,心愈发的静,觉天地应也得静。
忽然,一行人闯了进来,望上去乃是中年模样,身穿麻衣,背着筐篓。
麻衣男子刚一进来,便连连道:“生火生火,赶紧生火,好冷的天啊。”
曹空听于耳边,心中忽有一道灵光闪过,只是又觉有所隔阂。
遂见麻衣男子取来火折子,又聚来干草,小心翼翼的一吹,顿有火苗生出,丝丝暖意流露。
麻衣男子连忙将湿了的衣裳靠近火焰,面上流露舒适笑容。
踏踏踏。
又有一伙人来到,一个个身上皆湿,那人热情招呼:
“诸位兄台,我这里有火,如不嫌弃,一起来烘一烘,取取暖。”
新来的那伙人各个面露笑颜。
说罢,麻衣男子亦邀请曹空,曹空心念一动,也便去了。
庙外雨声不绝,庙内人内围火取暖,一个个脸有喜色,他们明明各不相识,此刻却融洽的聊着天。
有人道,要用火煮汤来暖身子以防风寒,有人道身上带米,可烘熟分食。
曹空听着众人的话,望着摇曳不定的火焰,觉自己好似把握了什么东西,却又没有完全握住,觉心中有迷雾遮盖。
那麻衣男子,忽的道:“有火真好。”
其余人附和:“是啊,逢此大雨,幸好有火。”
麻衣男子微笑,竟吟诵道:“三皇之首,人祖燧皇,钻木取火,功德无量,
改天换地,文明开张,熟食壮体,人兽揖让,结绳纪历,共尊天皇。”
此歌谣一吟,曹空闻之,内心为之一震。
此歌谣,好似一道闪电,划过他的心间,将那关乎人间火的迷雾尽数吹散。
世有天火,地火,木火,三昧真火,可首次掌握在人们手中的,却是人间火。
人间火虽凡火,却寄托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