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叹息:“世如苦海,如何渡化,佛法无边,佛法当真无边?”
金顶大仙闻之,默默看向玉真观后,灵鹫高峰,那是佛祖之圣境。
曹空亦心中一咯噔,知他不愿看的结果,恐要成真。
凭心而言,佛法自有可取处,可金蝉子如今质疑佛法,乃因其为佛子。
他自幼便习佛信佛,却发现,佛法不曾无边,故由信至疑,乃至于生轻慢之意。
两人俱是出言相劝,可金蝉子却只是轻笑。
曹空二人对视一眼,不再相劝。
有数日光阴过,金顶大仙送别金蝉子和曹空。
两人行于灵山中,得见一活水,水流湍急,约有八九里宽,望之竟令人生畏。
河上有一独木,刻着“凌云渡”三字。
曹空笑道:“灵山果是佛门胜境,此河不凡,此桥亦是立意深远啊,大道向来只独行,先渡得己再渡人。”
说罢,曹空先行,其得了仙体,身有清气,且心性向来坚固,故急水不可乱心,故顷刻间,便至了彼岸。
回过头来望金蝉子,打趣笑道:“道友,可需我支木搭船,接引你渡河。”
金蝉子失笑,亦走了过来,未察曹空用意。
曹空不再言,和金蝉子步上灵山,见雷音古刹,其正是:
顶摩霄汉中,根接须弥脉,有看不尽的胜景,数不完的瑞兽,天王殿生光,护法堂喷焰,乃是人间天佛地,红尘不到诸缘静,可谓万劫无亏大法堂。
此番因相伴佛子,故一路通行无阻,且众优婆塞,优婆夷,比丘僧,比丘尼尽数合掌以拜。
不多时,入了大雷音寺,有金刚守门,金蝉子自不须多少,曹空取来金贴,亦被放行。
遂见佛祖居于大雷音宝刹之中,诸佛,阿罗,揭谛,菩萨,金刚,比丘僧尼等众坐于其下。
此间如须弥,亦如芥子,能坐下无量僧尼。
金蝉子入了此间,辞了曹空,乃去赴佛祖左右莲台,曹空则被人引至一蒲团,细感此中气象。
既是盂兰盆会,当以佛门为主,当然,亦不乏其余仙神乃至于驻世地仙和一些太乙散仙。
忽的感到一目光在看着他,心思转动,已明是谁。
遂对大明孔雀王菩萨微笑,大明孔雀王菩萨面无表情,心中却在暗惊。
当年她去解救金翅大鹏雕,所忌惮的不过是青牛和九灵元圣,未曾将这道人放在眼里,可如今,竟丝毫看不透。
好似这道人乃是一方无垠天地,能容纳所有,深不可测。
大明孔雀王菩萨心忍不住的一提,想起自己那不争气的弟弟,念道:
‘莫要再生事端,不然,你日后恐要被清算啊。’
便此时,灵山外有二人风风火火而来,金刚不能阻,正是哪吒和马灵耀。
两人眸若金刚正焰,见曹空而喜,飞来此座旁。
众佛陀菩萨见怪不怪,这二位,皆是和佛门有大渊源者,故也不去斥责其无礼,而是任其施为。
恰此佛门盛会,西牛贺洲有一处深山之中,飞出一只金翅大鹏雕,气息仍有萎靡。
此雕眸若星睛,充斥着暴戾和血腥之气,飞于云霄,口吐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