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技术。
指的是通过摘除本体里的记忆囊,替换到新的身体中,完成记忆覆盖后的另类夺舍。
在这项技术诞生之前,灵息族也走过不少弯路。
早期的灵息族走的是基因编辑技术。
当时的灵息族希望通过基因编辑技术,能够消除疾病、增强体能,让族内战士拥有在不同环境下作战的强悍适应能力。
但这项技术在发展中,逐渐走向失控边缘。
随着技术快速发展,基因编辑的潜力远超预期。
灵息族的不同实验室、家族,甚至个人都开始自主改造。
这导致族内出现了严重的形态分化。
有的族人长出鳃或翅膀,有的族人长出触手,有的甚至融合动植物基因。
基因技术蓬勃发展的背后,潜在危机已经埋下。
同一代人还好,到了下一代,形态上的显著差异让矛盾显现。
再加上部分极端改造的个体与族人已经无法繁衍,出现了生殖层面的隔离,基因库有了彻底割裂的趋势。
这个时期,灵息族内演变出多个亚种,生理差异大到无法共存。
社会层面已经出现身份认同和战争危机。
还出现了纯血派和进化派之间的意识形态对立。
其中纯血派认为,基因编辑技术已经埋下灵息族内乱的种子,主张保持种族纯净。
进化派则是激进的基因改造者,认为旧形态应该被淘汰,基因编辑技术是灵息族走向强大的根基,不应该被放弃。
当时的纯血派还占据主流,从立法限制到军事镇压,但最终演变成基因战争。
这个时期也被称为黑暗动荡时代,灵息族走向近乎毁灭边缘。
漫长的战争,最终是实力更为强大的进化派赢得胜利。
但问题仍然存在。
基因改造技术继续升级,带来的是进化派内部再次被分割成多个亚种派系。
可以预想到的未来,相似的问题还是会带来一场浩劫战争。
于是,进化派的学者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到底该如何保留基因进化带来的强大力量的同时,让灵息族不会因为基因进化走向毁灭。
类似的问题,月蚀族也曾遇到过。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月蚀族选择的是放弃并封存技术,继续以星网为发展核心。
但灵息族却走出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
灵息族高层认为,矛盾的核心问题并非生命形态上的不同,而是下一代在认知上的不同。
这是种族存续的终极问题。
当灵息族的肉体形态无法统一时,到底该用什么去判定什么是灵息族。
如果外形、能力、甚至生殖方式都不同,族群的认同基础又是什么?
答案最终转向意识形态,灵息族的学者认为,唯有记忆和思维才是延续文明的根基。
那么,如何让新生代认同这份共同的记忆又成了问题。
顺着这个问题,灵息族的学者想到了一个近乎所有种族都会考虑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