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7章 借一步说话(1 / 2)

夜色渐深,军区大院的家里,两个孩子已经睡下。

陆青阳和沈茉在房间里难得有片刻清静的交流时间。

“茉茉,有件事想跟你商量一下,咱们穗城那边的饭店,我想着,菜单也该更新了,这边新推出的药膳系列反响很好,我在想,是不是可以也往那边引入几道?”

沈茉接过水杯,脸上露出感兴趣的神色:“这是个好主意。

药膳养生,不分南北,而且穗城那边讲究汤水滋补的人也多,不过,直接照搬北方的方子,口味上会不会有点……”

“你说得对,不能完全照搬。

我的想法是,保留药膳滋补的核心,但在选材和口味上做一些适应岭南气候和饮食习惯的调整。”

“比如,我们可以做一道‘玉竹沙参炖鹧鸪’。

鹧鸪在南方常见,性味甘温,补虚强身。

配上玉竹、沙参这些滋阴润肺的药材,汤水清润,非常适合穗城那边湿热天气,润燥又不腻口,对经常熬夜、咽喉不适的人有好处。”

“再比如,可以用本地常见的水鸭,搭配茯苓、薏米、陈皮,做一道茯苓薏米祛湿老鸭汤,这汤侧重健脾祛湿,利水消肿,正是应对岭南‘回南天’的法宝。”

“还有,咱们空间里的人参,也可以用上,但用法要变一变,不做浓补的参汤,而是用参须,加上麦冬、无花果和瘦肉,炖一道参须麦冬润肺汤,性质平和,益气生津,适合日常调理,一家老小都能喝。”

沈茉她补充道:“这个思路很好,既保留了咱们药膳的特色,又接了穗城的地气,名字也可以起得雅致些,符合南方人的审美。”

“嗯,而且,我想把穗城的店,正式改名为‘新味居’。”

沈茉微微一愣,随即明白了丈夫的深意:“统一字号?”

“对!

新味居这个名字,现在在咱们这边已经有了口碑,代表的是品质、创新和实实在在的滋补效果。

穗城的店是我们的根基,也是我们向外拓展的第一步。

用同一个名字,同一个理念,将来无论我们走到哪里,‘新味居’这块牌子,就是质量和信誉的保证。

这也算是……我们夫妻同心,共同经营的事业了。”

能参与到陆青阳的饭店事业中,她当然觉得很开心。

……

这日午后,新味居的雅间“松涛阁”

里,方老爷子正和他的几位老战友品评新出的“山珍菌菇养胃汤”

“老方啊,还是你有福气,青阳这孩子,有本事,这汤喝着,胃里是舒坦。”

李老感叹道。

门外传来敲门声。

打开门,外面是一位和他们年纪差不多的老人。

老者目光扫过室内,落在方老爷子身上时,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惊喜,上前几步,微微躬身:“方……方同志?果然是您!

刚才在门外听着声音就像,冒昧打扰了,实在不好意思!”

方老爷子定睛一看,愣了片刻,随即站起身,脸上也露出笑容,上前握住老者的手:“文……文先生?哎呀,真是稀客,快请坐,快请坐!

什么时候回国的?”

这位文老先生,是早年间移居香港的爱国商人,近年来随着政策松动,开始与内地有些小心翼翼的接触,主要是在侨务部门的协调下,为家乡捐过一些教学器材,与负责统战和侨务工作的部门以及方老爷子这样的老革命有过礼节性的往来。

文老先生谨慎地坐下,双手放在膝盖上,解释道:

“方同志,这次回来,主要是响应国家号召,看看有没有能为‘四化’建设出点力的地方,顺便……也调理一下身体。

年纪大了,毛病就,听……听几位朋友说起您常来的这家饭店,味道好,对身体也好,我就慕名来看看,没想到能遇到您,真是缘分。”

方老爷子一听,神情更热情了几分:“文先生,你这可找对地方了,我们这新味居,用的都是咱们东北的好材料,讲究的就是一个实实在在,青阳,快来。”

陆青阳今天正好在店里面。

方老爷子介绍道:“青阳,这位是爱国华侨文先生,是回来支持国家建设的贵宾,把你那拿手的、对身体有好处的菜,挑几样合适的,让文先生尝尝咱们地道的手艺!”

陆青阳心领神会,知道这不仅仅是招待客人,更带着点“展示成绩”

的味道。

他回到厨房,让陈师傅精心准备了性质温和的“参须麦冬润肺汤”

、“黄芪红枣炖细鳞鲑”

以及一道不显山露水的“杜仲枸杞煨鱼骨”

文老先生用餐极为安静,动作斯文。

他仔细地观察着汤品的成色,小心地舀起一勺,细细品味。

每一口下去,他眼中都会闪过惊异。

尤其是那碗鱼汤,他喝得格外慢,感受着那股暖意浸润肺腑。

“好,很好。”

文老先生放下汤匙,用

最新小说: 惊天大瓜,我在幕后爆料成神 缠娇鸾 夫君厌我便改嫁,王爷怀里不香吗? 从市委大秘到权力之巅 朱颜执鼎 年代娇娇下乡后被糙汉厂长追着宠 我成为阴司之后,全球恐怖降临了 人在都市,系统在末世! 和离后发家,极品前夫哭晕在茅厕 医仙传人:从校园到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