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吃什么?”
“嗯……好久没下馆子了,要不去国营饭店看看?”
沈茉挽着他的胳膊,提议道。
虽然家里有刘婶的好手艺,但偶尔换换口味也不错。
“行,听你的。”
陆青阳笑着点头,载着沈茉朝记忆里那家规模不小的国营饭店骑去。
然而,当他们来到那家挂着“工农兵饭店”
招牌的建筑前时,却现与记忆中的热闹截然不同。
门口冷冷清清,只有三两个路人匆匆走过。
推开厚重的玻璃门进去,里面更是空旷得有些过分。
宽敞的大厅里只稀稀拉拉坐了两三桌客人,穿着白围裙的服务员无精打采地靠在柜台边,拿着抹布有一下没一下地擦着。
陆青阳微微挑眉,找了个靠窗还算干净的位置坐下。
一个中年女服务员慢吞吞地走过来,把两张边角卷起的菜单扔在桌上,语气平淡:
“吃点什么?快点点,厨房师傅快下班了。”
菜单上的菜品不多,字迹也有些模糊。
沈茉看着菜单,小声嘀咕:“感觉还没刘婶做的菜式多呢……”
陆青阳没看菜单,目光扫过空旷的大厅和角落里积灰的装饰,随口问道:
“师傅,这饭店……怎么这么冷清?我记得以前来的时候,还得排队等位呢。”
那服务员叹了口气,脸上带着明显的无奈和一丝对未来的茫然:
“唉,别提了,以前是吃大锅饭,干多干少一个样,现在上面话了,以后都要‘自负盈亏’,搞什么承包责任制,我们这饭店,位置偏了点,菜色也老套,价钱还不便宜,谁愿意来?
听说……听说上面正在研究,可能要把我们这合并或者干脆关张了,我们这些人啊,还不知道以后去哪儿呢。”
她语气里充满了对铁饭碗即将不保的担忧。
“自负盈亏?关张?”
陆青阳心中一动。
他看着服务员脸上那份对未来的迷茫,又看了看这宽敞却空置的店面,一个念头如同电光火石般,在他脑海中骤然亮起。
“小茉,你说……我们把这地方盘下来,自己开个饭店,怎么样?”
“什么?”
沈茉正看着菜单上那几样毫无特色的菜式愁,闻言猛地抬起头,惊讶地瞪大了眼睛。
“开饭店?青阳哥,你……你说真的?”
她环顾四周这空荡荡的饭店,压低声音:“这……这能行吗?这可是国营饭店啊!
而且开饭店……要本钱,要人手,还要懂经营……我们……”
她下意识地觉得这想法太大胆了。
个体户?这年头虽然听说南方有人在偷偷干,但在京城,还是件很新鲜、甚至有点“冒险”
的事情。
陆青阳却越想越觉得可行。
他握住沈茉放在桌上的手:“你听我说,政策在变,‘自负盈亏’就是风向标,国营的搞不下去,说明市场需要新的东西。
刘婶的手艺你也知道,绝对不比任何大厨差!
我们缺的,就是一个像这样的地方,一个可以光明正大把好东西拿出来卖的地方!”
“你看,这里位置其实不差,只是以前国营那套东西僵化了。
我们要是能盘下来,好好装修一下,主打新鲜、实惠、味道好,我再找几个靠得住的人手……绝对能行!”
“可是,”
她还是有些顾虑:“盘下这里要多少钱?我们能行吗?还有……政策上,真的允许吗?会不会有麻烦?”
“钱的问题,我想办法。
政策……既然上面允许‘自负盈亏’,允许承包,这就是机会!
至于麻烦……”
他顿了顿,嘴角勾起一丝自信的弧度,“只要东西好,站得住脚,麻烦自然就少了,而且,我们又不是单打独斗。”
他想到空间里那些源源不断的优质食材,想到自己掌握的那些后世经过验证的简单有效的管理和营销理念,信心更足。
“服务员同志,麻烦您,我想见见你们这里的负责人,或者管事的同志,有点事情想咨询一下。”
服务员有些诧异地看着这个突然说要见负责人的年轻人,心里嘀咕着这两人想干嘛?但看着陆青阳那沉稳笃定的样子,她还是点点头:
“行吧,我去叫我们主任,不过,他心情可不太好……”
等待的间隙,陆青阳低声快地说着自己的想法:“政策松动是肯定的,报纸上‘解放思想’、‘搞活经济’提得越来越多,我们得抓住‘自负盈亏’这个由头,强调我们能解决他们的负担,还能创造效益……”
不一会儿,一个眉头紧锁的中年男人,跟着服务员走了出来。
他约莫五十岁上下,正是这家“工农兵饭店”
的孙主任。
“是你们找我?”
饭店要关门的消息像块大石头压在他心上,职工安置、资产处理,一堆烂摊子等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