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谥,行之迹也,号,功之表也!
自然是得集众议,让大家一起来赞许、称颂韩绛的功劳。
如此,方是美事。
同时,这也能测试一下,朝中大臣——特别是六部有司的主要官员们的服从性。
赵煦于是下诏,将礼部拟定的谥号,交给朝臣公议。
命都堂宰执、六部有司商讨。
而结果,让赵煦很满意。
几乎所有人都一致同意——韩绛功高劳苦,当享美谥。
并一致同意,认为韩绛当享忠献这个大宋臣子第一的美谥!
忠者,危身奉上,险不辞难也;献者,知质有圣,有所通而无蔽也!
套在韩绛的身上,倒也是很合理。
在议谥过程中,也没什么不开眼的家伙,跳出来给赵煦添堵。
这就让赵煦比较开心了——臣子们还是很忠心的嘛!
于是命学士院制诏,赐韩绛谥忠献,并追赠颍昌郡王,恩荫韩绛子孙官爵有差,并赐给韩府治丧之费钱十万缗。
如此超高规格的追赠和赐钱,其实就相当于,给韩绛定了一个未来的陪祀宗庙的功臣位置。
唯一的疑问,大概就是韩绛将来到底是进先帝的神庙,而是放进赵煦将来的神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