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得吕惠卿一度都有些不适应——蕃部胡人,不是该两面三刀,唯利是图的吗?
怎么这熙河路的风水这么好?
一个个都公忠体国了?!
该不会有什么阴谋吧?
以至于,最开始的时候,吕惠卿还略微兴奋了一下,以为能有功劳捞。
结果……一查才知道,这些混账杀才,纯粹是看上了青唐城周围的青壮劳动力和青唐城控制的西域商路。
就和以包顺为首的征党项派,天天嚷嚷着‘西贼暴虐’,必须起兵征讨的杀才们一样。
说白了,就是看上了人家的廉价劳动力和地盘。
这就让当时的吕惠卿惆怅了好久。
他可还想着,新官上任三把火,先斩一个蕃部首领的脑袋来立威呢!
无奈何,只好扭头盯上文官,抓着军功赏赐的事情做文章,砍了一堆倒霉货祭旗,顺便送了一个京朝官编管——什么玩意,也敢在他的麾下,贪墨、克扣、霸占士兵军饷/战功。
简直就是嫌命长!
至于杀了这么多文官,还废了一个京朝官,让他在士林中的评价进一步狼藉这种事情?
吕惠卿要是在乎的话,还是他吗?
“恩相……”李夔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吕惠卿回过头,看向对方。
“您想要见的人,已带到了……”李夔凑到吕惠卿身旁禀报着。
“且带进来吧!”吕惠卿嗯了一声。
“诺!”
片刻后,一名身材粗壮,年纪大约在三十上下,留着满脸络腮胡的军将,就被带到了吕惠卿面前。
“南关堡兵马监押王舜臣,拜见经略相公!”
吕惠卿微笑的看向,这个在过去,他根本不可能也不会关心的小使臣。
但,谁叫此人,是官家圣旨之中点名让他培养的呢?
据说是因为官家听说他射术精湛,故而见猎心喜。
于是就又想着培养自己的卫霍了——这是赵官家们的传统了。
碰到个堪用的武臣,就想着培养成自己的卫霍。
可惜,很多时候,就算被他们发现了有卫霍潜力的武臣,最后也会被他们玩坏!
譬如说,狄青,也比如说,种谔。
不过,官家的旨意,对吕惠卿而言,属于瞌睡来了遇到了枕头——他正愁没法在熙河路,拉起自己的嫡系军头呢!
这也是吕惠卿戍边的习惯。
每到一个地方,都会想方设法培养起一批武臣新贵,然后让这些人去和原来的地头蛇唱对台戏。
然后,他再居中裁判,以掌握局面,建立威信。
就如他在鄜延路和河东路的时候一般。
而吕惠卿用人和他做事一样,都是特立独行的。
在他眼里,没有所谓的华夷之别,更没有什么贵贱之分。
无论是汉人还是蕃部,在他面前都一样。
能打就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