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维骑在马上,居高临下见着那官儿,轻哼一声:“街道司?”
“贾种民的下吏?”
叫李筑的官员,听着韩维直呼自己顶头上司的名字,顿时一凛,忙不迭的拜道:“回相公,下吏正是贾街道门下小吏……”
“还请相公赐下尊讳……”
韩维嗯哼一声,对着自己身前的老元随摆摆手。
后者拿出一块铜牌,到李筑面前一晃。
鎏金的铜牌,边缘有着龙纹,在龙纹中心,篆刻着一个韩字。
李筑顿时心头一震,连忙躬身:“原来是韩相公当面!”
国朝姓韩的,都是真正的天龙人。
相州韩氏,乃韩忠献公之后,韩忠献公子韩忠彦如今官拜礼部尚书。
颍昌韩氏,更是父子皆宰相,兄弟皆重臣!
韩维看着李筑,心中念头一动,便吩咐道:“老夫来此有事,欲与汝相询!”
“不知李公事,可愿赐教?”
话虽然说得客气,但语气却是颇为高冷。
李筑哪里敢拒绝?
连忙拜道:“相公有令,下吏岂敢不从?”
便恭敬的将韩维,请进了安节坊中的官衙。
韩维进了安节坊,便开始打量起坊中的布局。
就见着,坊内的诸多屋舍、民居,似乎皆已被人打通院墙,连成了一片。
曾经的院子,也都搭起了屋瓦,延绵向前。
短的有三五十步,长的百余步。
而且,一路走来,整个安节坊,大半的屋舍、民居,皆被改造成了类似的长屋。
想来,这便是这安节坊所谓的作坊了。
等到了安节坊内的官衙,李筑将韩维,请到衙后的内宅庭院,又命人奉来茶水点心,这才躬身问道:“相公大驾光临安节坊,下吏惶恐,愿请相公赐教!”
韩维端起茶汤,象征性的抿了一口,然后悠悠道:“老夫久在外郡为官,今番回京,听说汴京城外安节坊,做得好大营生,便来一观!”
“果然不凡啊!”
李筑面朝皇城方向拱手答道:“回禀相公,此皆官家圣德,推恩百姓万民所致!”
“若无官家,驰纺织之专利,又命有司造太母车、圣母梭以恩民……哪来今日安节坊之盛?”
这是实话!
在元丰八年前,除了农村的农妇,自产自销的布匹外。
天下一切纺车、织工,皆乃赵官家之专利。
一般人休说买拿着这个当营生了,便是碰一下,都可能得去开封府的牢狱里走上一遭。
但,当今官家,以至德驰纺织之官榷,让利于民,使百姓皆得营生。
又命专一制造军器局,造太母车,明发天下,使百姓皆知太母车之图样。
于是,汴京内外,一时皆是机杼之声。
可能是想要在韩维面前表现,也可能是为了夸耀,李筑接着又道:“相公可知,如今仅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