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九百五十章 蔡确回京

第九百五十章 蔡确回京(2 / 6)

工商业的发展、壮大,使得汴京人特别热衷于打官司——无论是兄弟争产,还是夫妻和离,又或者民间的商业纠纷。

    汴京人在调解不成后,都会将之诉诸于司法。

    这倒逼着开封府,不得不跟上时代的发展趋势。

    于是,大宋的开封府,竟维持着一整套,从上到下,渗透进基层闾里,掌握着全城百姓的各种详细数据的官僚系统。

    这就叫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赵煦在即位后,搞的吏员公考,又进一步强化了开封府的执行能力。

    三年来,累计通过公考,补充进开封府的两千多名吏员,都是知识分子——最起码,也是通读了五经,读写没有障碍,掌握一定行政与律法知识的文人。

    进了体制后,又因为赵煦的喜好。

    他们人均都会打算盘,拥有基本的数学能力。

    于是,钱勰提出的办法,有了落实的基础。

    而且,执行起来效率非常高。

    短短两天,就将汴京内外城并城外九厢十三坊,共计十七厢一百三十五坊的贫民给统计了出来。

    赵煦见了钱勰上报的数字,也是惊讶起来:“竟有三万余人?”

    “怎会这么多?!”他问着来到面前,面奏的钱勰。

    须知都堂定下来的贫民标准可是很高的——须得或是在京中无有住宅,只能露宿街头之人;或是年六十以上,无儿无女,别无依靠之老人;或是无父无母,年十四之下之孤儿。

    而众所周知,如今京中孤儿,基本都得到了妥善的收教。

    开封府会将出现在其视野内的所有孤儿,都送去当报童。

    所以,其实也就是前两类人需要赈济和救助。

    钱勰苦笑一声,拜道:“奏知陛下,这三万余人,八成以上,皆是近年来,从各地州郡逃难入京之难民……”

    赵煦顿时哑然。

    大宋朝就是这样的。

    地方遭了灾,灾民就往城市跑求活。

    而汴京城,一般都是灾民们逃难的首选。

    所以在过去,大宋朝对于地方州郡的难民入京是严防死守的。

    轻易不肯叫难民入京。

    哪怕进了京,也不肯叫他们轻易入城。

    但从元祐元年开始,事情出现了微妙的变化。

    在赵煦的遥控下,开封府对于地方州郡逃难的百姓进京,开始持不鼓励不反对的态度。

    各个隘口、渡口和关卡,开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基本上难民们多说几句好话,再塞点钱,官吏们就会抬上一手。

    今年开始,这个趋势就更明显了。

    谁叫赵煦要发展工商业呢!

    而汴京城的工价太高了!

    堆垛场里,一个抗包的苦力,一天工钱都开到了一百二十钱以上!

    若是有些技术的木匠、铁匠等技术工种,更是须得包吃包住,每个月还得给五贯的工钱。

    这么高的工资,怎么发展工商业?

&n

最新小说: 三国非演义:狼啸白门楼 匪殿下 蒲剧 藏钟 美貌废物被迫登基后 怼天怼地怼极品【我似张狂】 这个书生有点凶 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 凤临异世将军的刁蛮王妃 乱世边军,开局一馒头换亡国女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