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六百五十四章 召见与安排

第六百五十四章 召见与安排(2 / 7)

可以参考意林与读者吹捧的西方名人事迹。

    总之就是官家圣明,爱民如子。

    而司马温公忠心耿耿,清廉正直。

    在吹水的同时,悄然给司马光加人设。

    这就是要温水煮青蛙,同时也是在发动岁月史书。

    可能在未来,司马光的形象,将被完全扭曲。

    从一个保守派的传统儒家士大夫,变成一个积极鼓吹工业的进步派大臣也说不定。

    而在如今,没有任何人能察觉到这些变化。

    哪怕是那些天天看汴京新报,又熟悉司马光的人,也察觉不到。

    只会认为,这是在美化、粉饰,顶多是夸大了一点。

    很正常的行为。

    “不敢。”苏轼连忙起身拜道:“此臣分内事。”

    “不瞒爱卿……”赵煦微笑着道:“其实朕很早就想要见爱卿一面了。”

    苏轼受宠若惊。

    “皇考在日,就拿爱卿的诗词,与朕看过。”

    “尤其是其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一句,犹令朕印象深刻。”

    苏轼当即拜道:“微臣粗鄙之词,能入陛下之眼,实乃微臣之幸也。”

    但内心却是忐忑起来。

    忐忑什么?

    赵煦这个少主,将他当成了一个单纯的词臣。

    词臣,对于文人士大夫而言,绝不是个什么好标签。

    尤其是,对苏轼这样年纪的官员来说。

    一旦在皇帝那里的词臣标签被贴牢了,这辈子都别想翻身!

    道理很简单。

    年轻的时候,诗词可以是敲门砖,可以成为交游的利器。

    但,到了中年、晚年,还在拿着诗词作为敲门砖,当做交游的利器。

    那就只能说一个事情——你只会写诗词。

    一个只会写诗词的文臣,和伶人、妓女有什么区别?

    皇帝呼来喝去,达官贵人则将之当猴看。

    李太白当年那一句:天子呼来不上朝,自称臣是酒中仙。

    这其中蕴含着多少辛酸?多少无奈?

    当代,也有一个典型的例子。

    晏几道!

    司马光去世后,晏几道为什么要离开汴京?

    因为他受够了被人当猴看。

    那些士大夫,那些名妓,表面上看,都是围着他转,甚至为了求他一首词,甘愿卑躬屈膝,刻意讨好。

    可谁尊重过他?

    除了已故的沈君龙、陈廉叔这两个老友。

    就只有司马康,才将他当人,而非是伶人看待。

    苏轼是无论如何,也不愿自己落入和晏几道一样的境遇的。

    那对一个士大夫而

最新小说: 落脚之地 乱世边军,开局一馒头换亡国女帝 这个书生有点凶 美貌废物被迫登基后 藏钟 怼天怼地怼极品【我似张狂】 暴君吕布 国运:开局死谏,祖宗李二看麻了 穿成赘婿文男主的恶毒发妻后,我摆烂了 红楼之胜天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