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俄肃清反革命及怠工非常委员会(契卡)创始人。
1877年,出生于今白俄罗斯明斯克州斯托尔勃佐夫区——当时是俄属波兰王国维尔诺省奥什姆扬内县——的一个小地主贵族家庭。
1894岁加入社会民主主义小组。
1895年,加入立陶宛社会民主党,成为在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宣传者,并化名“雅采克”领导了一支由积极分子组成的工人小组。
1896年,未能完成中学学业退学,成为职业革命家。
1897-1903年,辗转波兰、立陶宛、白俄罗斯各地进行革命工作,期间两次被捕,两次流放,两次逃脱。
1903年,波兰和立陶宛的社会民主党同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合并,当选为波兰和立陶宛社会民主党总执行委员会委员。
1906年-1912年,见到导师同志的捷尔任斯基,成为了坚定的导师支持者,并在之后的生涯中保持着,地下革命,被捕,流放,苦役,逃脱,继续地下革命的循环。
直至1916年5月,又一次被捕并判决流放苦役的捷尔任斯基,在1917年的二月革命后获释,同年十月革命之后,被任命为契卡主席。
随后便是其继续维持自身宛如苦修者一般的革命生涯的过程,直至1926年7月20日,因心脏病猝然逝世。
与其相关的“名言”:
“别以为我会寻求革命的公道途径。我们不需要公道,是面对面的战争,是你死我活的战争。我建议并请求建立一个同反革命进行革命清算的机构。我们代表的就是自我组织的恐怖主义——这话要先说清楚。”——契卡成立时的捷尔任斯基
“看着我!看着我的眼睛!…混账东西!…把枪放在桌子上。叛徒的眼睛,我以前怎么没有看出你来……你这个混账东西,你居然敢混到我们革命的心脏里边来了!你现在还敢称你自己是契卡!”——《列宁在1918》中捷尔任斯基的台词
“捷尔任斯基只需要三样东西就能活下去:面包,清水和工作。”——十月革命后,他人评价捷尔任斯基
“青年们!如果你们正在考虑如何生活,决定你们一生要向什么人学习,我会毫不犹豫地对你们说:‘你们一生要学习捷尔任斯基。’”——苏联诗人、剧作家马雅可夫斯基的诗集《好!》中的一篇。
“卢比扬卡包吃住”——捷尔任斯基创立的孤儿救助机构,让卢比扬卡大厦在当时,有着完全就是这句话字面意思的功能。
并且作为契卡创始人,理应是一副“屠夫面庞”的捷尔任斯基,不仅当过改善儿童生活委员会主席,还当过改善工人生活委员会和苏维尔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主席等,直接与当时生活艰难的苏联人民福祉有关的职务。
这或许才是捷尔任斯基,能够在当今俄罗斯,获得不亚于导师的名声的关键原因。
而为了纪念这位,既有雷霆手段又有菩萨心肠的理想主义革命圣徒,在其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有很多以其名字命名的城市或地名。
比如,其中最大的一个,位于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州奥卡河畔的捷尔任斯克市。
以及现在颇具讽刺意味的,位于顿涅茨克州的采矿小镇——捷尔任斯克。
还有位于明斯克西南约37公里的捷尔任斯克小镇——捷尔任斯基出生地。
至于上面的剧情,则发生在上述三个捷尔任斯克,由于玄学事件与时间束异常产生交汇的地方。
2、1918年那次秘密行动
指1918年,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家族,被秘密处决的行动。
3、带有宗教色彩的名字——赛巴斯蒂安
源自希腊语(Sebastian),是极为普遍的西方人名字,其背后的宗教意味来源于,公元3世纪基督教早期,被罗马皇帝戴克里先杀死的基督教殉道者——圣塞巴斯蒂安。
其在受到基督教(后分裂为天主教和东正教)影响的地区都有出现,特别是在西班牙、法国、意大利较为流行。
4、薯条旅“出现”之前
经过苏联内务部的岁月史书编辑后,薯条旅成为内务部正式组成部分的时间,被前推到了“大清洗”之前。)
…………………………
战锤40K世界,帝国历9xxx999.m41,泰塞拉,审判庭要塞中的一间布满了大量祷文的密室。
在薯条旅特别行动队发现,发生在明斯克西南37公里处捷尔任斯克镇的异常事件的“同时”。
因为整个审判庭要塞,正在紧张应对卡迪亚之门“突然”产生的大量混沌入侵事件,导致人手不够的情况,而临时承担这间恶魔审讯室清理工作的年轻审判官,也发现了一个类似的事件。
一堆与一艘失踪于两年前的黑色圣堂打击巡洋舰,以及一名叫做阿奇博尔德的审判官在调查这件事时失踪的情况有关的卷宗,有些不太正常的出现在了一堆恶魔违禁品之中。
只是与原本剧情不同,由于卡迪亚星区及周边并没有在无信之瘟时期出现一个叫“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