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好点,这老妖婆就天天把她叫去“谈心”,什么“要有皇后威仪”啦,“要规劝皇帝勤政”啦……总结起来就是:皇帝喜欢啥,她就得劝皇帝别干啥!
李嬷嬷进来后,果然不出皇后所料,撂下三座“大山”:
第一质问永琪出宫建府事件,让她解释缘由,并责令她在皇帝与皇子争执时当好“和事佬”。皇后内心都快吐血了,您儿子把您孙子当恋爱脑垃圾扔了,关我p事啊。
第二质疑皇帝“功能”,直接问皇帝身体是不是有恙,训斥她这个皇后“工作失职”,没给皇帝陛下输送“可心人儿”。皇后有些崩溃,合着她还要当老鸨子呗。
第三塞人计划,听说皇后收了个义女?正好!太后娘家钮钴禄氏有个“年轻貌美、知书达理”的贵女是遏必隆的孙女,可以“进宫陪伴公主”。皇后更是无语至极,那姑娘今年13岁,是乾隆后期的顺嫔,历史上是18岁进宫的,太后有没有必要这么着急啊。
而且,太后她不是在五台山礼佛吗?礼佛的人就应该清心寡欲,这么关心儿子下半身的事情干什么?
打发走李嬷嬷这尊瘟神,皇后只觉得脑仁突突地疼,像是有一万只蜜蜂在里面开派对。她猛地一拍桌子站起来,杀气腾腾:“容嬷嬷!带上太后的‘懿旨’,拎上给皇帝炖的大-补-汤!咱们这就去养心殿”
她又看向紫薇,柔声道:“紫薇啊,你先用膳,你皇额娘这会去找你皇阿玛撕……不是,是请示一些事情的,你等会用完膳早点休息。”差点把“撕逼”秃噜出来,赶紧刹车。看着眼前紫薇温婉如玉的模样,还是得注意点皇后形象……虽然她这穿越N世练就的养气功夫,在还珠世界屡屡破功。
紫薇乖巧福身:“恭送皇额娘。”
看着皇后风风火火、仿佛要去干架的背影,她心中不禁涌起一阵复杂的情绪。住进坤宁宫这三个月,她亲眼见证了皇后每日天不亮就被嫔妃们的“眼泪攻势”哭醒,忙到天黑还不得消停,还得抽空处理堆积如山的宫务。如今她倒是庆幸,皇阿玛早已忘记了娘亲。
看看皇后,身为天下最尊贵的女人,拥有无上权力,却也背负着管理整个后宫的重担,每日焦头烂额。而那些嫔妃们呢?没有圣宠,没有子嗣,就像无根的浮萍,只能死死抓住权力顶峰的人,活得战战兢兢。
倘若娘亲当年真的进了宫,以她那至情至性的性子,恐怕也会如这些妃嫔一般,在日复一日的等待、恐惧和算计中,在这看似金碧辉煌的牢笼里,慢慢枯萎凋零。
话说皇后带着容嬷嬷和一群宫女太监,气势汹汹地“杀”向养心殿。这动静立刻吸引了后宫所有女人的目光!要知道,这段时间她们去养心殿,连门缝都摸不着,送去的汤汤水水更是原封不动被退回来。
此刻,嫔妃们心情复杂:一方面暗暗祈祷皇后也吃个闭门羹,好心理平衡点;另一方面又迫切希望皇后能劝动皇帝,毕竟皇后出马是她们“集体诉苦”唯一的成果了。
可惜,她们的期望注定落空一半。皇后来到养心殿,刚说明来意,大总管李玉就满脸堆笑地将皇后迎进了旁边的御书房,嘴上说着:“娘娘您稍坐,奴才这就去通禀万岁爷。” 那态度,跟打发其他嫔妃时判若两人。
然而,等李玉再回来时,他先是将皇后带来的一干宫女太监都客客气气地“请”了出去,然后才搓着手,一脸“真诚”地回话:“回娘娘,皇上……已经歇下了。您看……要不您改日再来?”
皇后那双阅人无数的利眼瞬间锁定了李玉!这老小子表面镇定,可那捏得死紧的拳头,额头上细密的冷汗珠子……不对劲!非常不对劲!皇后二话不说,立刻放开“神识”扫向皇帝寝殿——空的!根本没有半点龙气!皇帝压根不在宫里!
“好你个李玉!”皇后柳眉倒竖,目光如电,“皇帝根本不在宫里?!说!怎么回事?”
李玉吓得一哆嗦,冷汗唰地下来了,想起皇上说的皇后如果猜出来不必隐瞒,慌忙从怀里掏出一封密封的信函,双手奉上:“娘娘息怒!皇上……皇上他……”
皇后一把夺过信,拆开一看,好嘛!这“老登”果然早有预谋!信上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核心意思就是:他老人家为了体察民情、捉拿白莲教余孽,决定按照原计划,带着福伦、傅恒、五阿哥、小燕子、福尔康、福尔泰等人微服私访去了!而且已经走了快一个月了!瞒得那叫一个滴水不漏!
更绝的是,这“狗东西”还在信里“托孤”:说如今是大臣刘统勋与和亲王弘昼共同监国。他给这两位留了旨意,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