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仙侠 > 西游:从拜师太乙救苦天尊开始 > 第118章 参悟三昧悟心元

第118章 参悟三昧悟心元(1 / 2)

第118章参悟三昧悟心元

朱罡走了,轻轻的,不带走一片云彩。

被一黄毛貂鼠,一口风险些吹得重伤,实是无颜见人,还是趁早回天上吧。

不过曹空回至隐雾山时,却发现折岳洞前,放着一个小匣子,里面波涛声涌。

“也罢,既然他已留了,收下便是。”

曹空哑然,打开而看,乃是一壬水精气,于他而言,用处不大,他如今所缺的是癸水精气。

遂看向黄毛貂鼠,问道:“你唤何名,来至何处。”

“我名黄风,来至”

黄风支支吾吾半天,就是不说自己来自哪。

曹空啧啧称奇,心中已有答案,又见这黄毛貂鼠身有清气,便也不再逼问。

只是道:“香油事小,偷窃事大,明日你且去真君庙中认错,我便饶了你此番。”

黄风连连点头,曲起前肢不断朝着曹空叩拜,此时在他眼中,曹空已是天地间最不能招惹的人之一。

毕竟先前听道时,菩萨就曾说过,他的这一手三昧神风,便是道行高他无数者,若无手段也难抗住。

而曹空,直接硬抗却丝毫无事,这简直令鼠鼠悚然。

曹空想了想又道:“你犯了错,我却饶了你,无形之中你我结因,日后不得为恶,不然,若让我知晓,定教你魂归冥府,照见阎王。”

黄风闻此语,吓的顿时作稽,久抬不起。

曹空见状,方回了折岳洞,也不怕黄风逃走,在【布气真灵】和【藏风聚气以养灵】两术之下,曹空已然等同于隐雾山的“山神”。

整座山皆是他的道场,耳目,试问本来就不如他的黄风,又谈何逃走之说。

黄风见曹空不见身影,却也没有妄动,而是垂然呆于原地,只是没过多久,忽的鼻子抽动一下,似乎是想到了什么。

但见眼珠子一转,最终还是老老实实的蹲着。

此日,曹空走出折岳洞,顿见一奇特景象。

黄风于昨夜的位置,结跏趺坐,望之竟给人一种圆满安坐之相。

这一刻,曹空在黄风身上感受到了“静”与“定”。

遂见这貂鼠一呼一吸间,外采天地气机,至于内,按理说是难以察觉。

可偏偏,曹空偏偏却能感知到黄风体内之炁的流动,因其体内有风!

其炁动而生风性,自三处来风。

分是,肝、胆、三焦之位。

其中,肝为生风之源,胆为控风之枢,三焦为行风之径。

黄风继而深吸一气,体内之风升降循环而有周天之道。

非如真火之灼烈,而似春木之勃发,摧枯拉朽在柔韧之中,破障通玄于无形之间。

“三昧”

曹空忍不住喃喃而道。

恰是此声,惊醒了黄风,黄风当即愕然抬头,体内气停风止。

可遂见曹空闭上了眼睛,五心朝天坐,明明坐在地上,可在黄风眼中好似坐于莲台之上,阐述清净之意。

便于须臾之间,他尝试触及黄风的状态。

非是要修三昧神风,而是要达至三昧之境。

他已有天地八风,纵然会了三昧神风,也不过是多一攻杀手段,须知,三昧神风能达到的,天地八风亦可。

可三昧之境不同,在曹空看来,三昧之境才是真正的妙境,是根本,胜却三昧神风无数。

三昧者,于佛教而言名“禅定”,于道家而言名“守一”或为“坐忘”。

意为排除一切杂念,使心神平静,令此心定于一处而不散乱,是为一种‘澄心味象’、‘契合自然’、‘心纳万物’的精神境界。

而此境,最是合,心不动则气固而火朝元。

火朝元,不一定能达此境,可达“三昧”定能火朝元!

只见曹空循着此意,顿陷杳杳冥冥之意境,甚至此身散发的意,不由自主的向外渲染,好似周身之物与他同一。

黄风看的惊呆了,惊呼道:“心一境性,空性显发。”

不禁目露敬仰之色,果是高人啊!

菩萨说他乃是天生的三昧种子,有大半的“生得定”,后天又努力,故得“后得定”,两者相合之下,他用了有十年有余,才能以心入禅定。

可饶是如此,他却只能己身得三昧,而无法影响外在。

可眼前这位破了他三昧神风的,竟只是随意端坐于山洞前,便于无形之中,显照于物,可以影响他人。

这是何等的境界啊,恐怕只有菩萨能行。

可黄风又哪知,这不过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太筮 玄真伏魔录 如见道心 墟界仙主 我的道魂不朽 都市传奇之神医祝十三 枫林之遇 藏镜 玄尘剑主 玄铁秘影:龙脉谜引江湖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