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亦闲说趣事,谈及过往和三界事。
此间,镇元大仙对孙悟空颇感兴趣,乃因这猴儿是个天生地养的,乃问大闹天宫之事。
曹空将自己所见一一道来,亦言及昔年和孙悟空相识海上,猴儿以他为兄长之事。
镇元大仙面色不变,说道:“这么说来,这无法无天的猴儿,情愿以你为兄。”
曹空道:“正是,乃是机缘巧合罢了,不过这猴儿天资禀赋实是三界难见,唯愿其脱灾之后,能得修心圆满。”
镇元大仙微微颔首。
之后观世音菩萨回了普陀山,镇元大仙则留曹空于五庄观中暂居数日,曹空自是应许。
一日,曹空于五庄观中,乃参“无极之意”,遂使无中生有,乃令虚空凝清水。
镇元大仙观之,目光复杂,虽说修行者当豁达,可窥见此幕,难免令人心生郁气,甚至耳边隐隐又传来了某个天尊开怀的笑声。
而后转念一想,曹空既悟得地仙根本,又与他缘分极深,虽无弟子之名,却有弟子之实,不若再传其几手自己的看家本事。
日后若曹空行于人间,被识货的一看,自会想起他镇元子。
遂笑道:“昨日相谈,洞真你用得一手神通,将那乖戾猴儿吹飞。”
曹空见镇元大仙至,即施礼数,道:“正是,当时乃借助法宝之威。”
镇元大仙道:
“那也是你等本事,不过万事万物,皆有相克之理,洞真你若只擅一手风,日后行于三界,被人针对,倒是不美。”
曹空自然不是只擅长风属神通,不过他听镇元大仙此番话,乃有用意,便识趣道。
“敢请大仙指点,若遇克我之人,当如何。”
镇元大仙笑道:“我可传你一本事,其循天地之道,自有阴阳五行流转,难被克制,你可愿学。”
曹空向来闻道而喜,“若大仙愿授,我自是千万个愿意。”
镇元大仙抚须而笑:“既这般,我便传你,此法乃以袖袍为载,行周天厚土之数,若是学成,可护道途。”
曹空已猜出此法为何,又念,既循天地之道,莫非能和太上老君传他的“符种”有相得益彰之效。
遂礼拜镇元大仙,欲学此术。
镇元大仙大笑:
“佛门有芥子纳须弥之说,我玄门亦有袖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之理,你且听好,此法名为袖里乾坤,
学成之后,一袖即乾坤,任其有天大的本领,也要入你袖中不得出,且附耳过来。”
曹空即附耳过去,听大仙讲其中奥妙精义所在。
镇元大仙讲罢,又为曹空演此法之妙。
曹空观之,如痴如醉,果真是玄妙法门,恐不输法天相地。
镇元大仙见此刻如此模样,笑道:“这袖里乾坤的修持颇为不······”
说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