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心生出游意,欲览天地之景,以安抚此心。
一念既起,万山难阻。
即挥手留一明朔风常萦隐雾山中,以作耳目,遂便趁夜色,披星戴月而行。
所去何方,心中已有答案,乃赴流沙河处。
曹空向东而行,踏于山河林间,看惯凡间诸景,来抚此心。
见过万类霜天竞自由,也看到妖魔肆意害人,果是乱象渐增,故随手送妖魔归寂。
一路上,也见豺狼虎豹与人相斗,一者图其皮,一者图其肉。
曹空驻足少许,即离去,此为凡间事,乃世间轮转之理。
天道亲人,人道贵人,却非唯人独尊,故他不曾去管,也未去望结果如何,只是行自己的路。
光阴迅速,历夏经秋,见惯了寒蝉鸣败柳,大火向西流,终见一道大水狂澜,波涛汹涌。
观其径有八百里之遥,上下有千万里之远,以至于曹空之目尚不能览尽。
遂驻足河边,感悟此流沙河之势,觉河水浑浊,和水脏洞竟有几分相同之理,皆为恶水乱人心之处。
未观少许,便听得水中有声音,一妖精跳出,凶丑万分。
一头红焰发蓬松,脸呈蓝靛如夜叉,好似水中恶鬼人间魔,其立于水面,手持一杆杖,面有狰狞,似在犹豫,一会踏前,一会收回脚步。
可最终,其披头撒发,乃举杖向曹空打来,其一跃而起,猛然扑来,可忽见曹空抬头,心中一惊,当即吓得跌退。
完全顾不得仪态,手脚并用的向流沙河逃去。
道人面色隐有郁气,可吐声依旧温和:“既逢故人,何必如此慌忙离去。”
说话之间,那水中精怪顿觉难行,乃因有风息鼓荡,遂乱发遮颜,步伐沉重的来至曹空面前。
其声戚戚,似羞似愧。
“蒙真君当年相救,方苟活于此,方才心中生魔意,欲伤真君,虽见真君之容,得以勒马,可心中实是有愧,无颜来见。”
曹空望卷帘大将此番模样,心中亦是生叹。
这位当年可是玉帝的贴身侍卫,由此可知,其样貌气度自然不凡,称得上英武大气,不料如今竟成了此番模样。
他道:“何至于此,成此模样。”
卷帘依旧低头,其声戚戚哀哀:
“乃因被贬于此,常叫飞剑穿胸,又因此河污浊,又思过往威风,使心意皆乱,修为倒退,灵台被蒙,故心生沉沦意,唯愿醉中乐,不愿醒时痛。”
曹空即明,当是卷帘受罚,思落差,生哀怨,致使黄婆生乱,意马脱缰,令心乱相变。
于是欲劝开口相劝,可竟又察,如今己身为求水府神通,竟与卷帘颇似,皆因心生燥意。
遂道:“你此举失了修行真谛,乱了本心,我欲于此地而修,不若你与我一同,日后或有转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