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四合院里的镇宅之宝 > 第168章 何雨水的婚礼

第168章 何雨水的婚礼(1 / 2)

转眼几天过去,东厢房偏屋的衣柜里,叠得方方正正的棉布衣裳码了半柜,

靛蓝的、月白的,看着就扎实。

脸盆架上螺着两个锃亮的搪瓷脸盆,红双喜的图案在阳光下晃眼,

桌上的暖水壶也是新的,木塞子透着松木的清香。

何雨柱只要得空就颠颠地来串门,摩挲着新做衣柜的木门边,

看着屋里窗明几净、物件齐全的模样,嘴角跟挂了钩似的,就没下来过。

筹备到了正日子,该去领那张证了。

刘继祖穿了新做的中山装,领口扣得严丝合缝,

手腕上的梅花牌手表滴答响,时不时抬腕瞅一眼。

何雨水裹着陶小蝶新做的浅蓝衬衣,袖口细细折了两折,

手腕上的上海牌女表亮闪闪的——这是刘清儒给小两口备的贺礼,

早上刚从绒布盒子里取出来。

俩人跟在刘清儒身后往街道办事处走,刚迈出院门,

就见何雨柱推着辆崭新的“永久”牌自行车过来,车把上缠了圈浅蓝布条,

车座套着簇新的灯芯绒座套,车链擦得能照见人影。

他这心里头,真是猴儿吃大蒜——不是滋味。

想起小时候,妹妹跟着自己总是饿肚子,还经常被贾张氏欺负,

寒冬腊月里冻得小手通红,如今姑娘长大了,要嫁人了,

对方还是刘家这样知根知底的好人家,踏实得很。

何雨柱把车推到何雨水跟前,喉头滚了滚,嘴硬心软地说:

“雨水,骑这车去,省劲儿!这是哥的心意,当嫁妆了!”

说着,眼圈就有点发红——他长这么大没少跟刘清儒暗地里较劲,

总觉得这哥们太“独”,可看着妹妹能在刘家过上安稳日子,又打心底里松快。

“往后在刘家好好过,要是刘继祖这小子敢欺负你,

哥就算跟他翻脸,也得给你做主!”

何雨水指尖摸着冰凉的车把,眼泪“吧嗒”掉在布条上:“哥,这太金贵了,我不能要……”

“让你拿着就拿着!”何雨柱故作严肃地打断她,眉头皱得老高,

心里却跟泡了温水似的:妹妹从小没娘疼,爹又跑了,自己这个当哥的,

总得让她风风光光嫁出去,不能在旁人面前矮半截。

街道办事处里没几个人,墙上“破旧立新,勤俭节约”的标语墨迹还新鲜。

办事员接过户口本,手指头点着页面核对半天,又把登记表推过来:“按红手印吧。”

印泥是最普通的朱砂,红得发暗,按完还特意嘱咐:

“往后过日子要以劳动为荣,别搞那些旧习俗,听见没?”

当两张大红底色的奖状式硬纸证书递过来时,何雨水抿着嘴笑,眼角都弯了;

刘继祖攥着证书的手紧得发白,指节都泛青——他知道,

从这一刻起,俩人算是合法夫妻了,板上钉钉的事儿。

回院的时候,街坊们早围在门口了,二大妈先开了口:“哟,这就成啦?真是大喜事!”

大伙儿笑着点头,虽没大声起哄,眼神里的祝福都快溢出来了。

棒梗带着贾晨和刘庆国,蹲在门口点了挂小鞭炮,“噼里啪啦”几声就没了,

仨小子赶紧用扫帚把炮仗纸扫到墙根儿,生怕留下碎渣。

何雨水瞅着身边的刘继祖,又看看围着的街坊,脸上笑着,眼里却闪着泪。

这几步路,她走了十几二十年——从寄人篱下的小丫头,到有了自己的家。

没有花哨排场,可比任何热闹都踏实。

拜堂没按老规矩来,就在正屋简单站了站。

墙上挂着毛主席像,

还有一碟橘子味的硬糖,这在此时可都是稀罕物。

一大爷易中海穿着洗得发白的中山装,作为主婚人站在旁边,清了清嗓子:

“继祖、雨水,往后要互敬互爱,好好劳动,为家庭、为集体多做贡献!”

说完领着众人给毛主席像鞠了躬,刚直起身,秦京茹突然清了清嗓子,

领着刘春燕、闫解娣几个小姑娘唱起来:“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

歌声脆生生的,何雨水跟着轻轻哼,眼眶又热了——

这歌声里没有旧时候的靡靡之音,全是对新生活的盼头。

秦淮茹抓着早就备好的红枣、花生、桂圆、莲子往炕上撒,没敢说“早生贵子”,

只念叨:“好好过日子,和和美美,互相帮衬着!”

满屋子暖意,街坊们瞅着那辆崭新的自行车,都啧啧叹:

“雨水这孩子命好,有个疼她的哥,婆家又宽裕!”

刘红燕从炕上捡起颗红枣,塞进何雨水嘴里,脆生生喊:“雨水姑,吃枣!甜着呢!”

一屋子人都笑了,连房梁上的灰尘都像是活泛了。

这时候中院早热闹开了。

刘家头几天就跟街坊打了招呼,各家都自愿腾出方桌板凳

最新小说: 民间道士回忆录 谍战:开局叛逆者,谁有我更拽! 太子踩我上位,我怒撩敌国质子 漂亮亲妈上娃综,带着全网当咸鱼 食灵猎人 囡囡三岁半,小祖宗她炸翻天 HP仙女摩羯互相折磨日常 悍女麴凰驭龙婿 众卿跪地求侍寝?陛下凶狠却撩人 四合院:金刚曹老板,乐疯茹娥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