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货员摇着头:“真没了,昨儿最后一块被人扯走了,
你再等等,过几天说不定就来了。”
还有家长带着孩子来:“师傅,有军绿色纽扣吗?学校里都穿军绿褂子,
别让娃掉队,不然同学该说他了。”
货架上的帆布腰带也成了紧俏货,常有人来问,要是没货,
就站在柜台前叹口气,再不甘心地走了。
供销社隔壁的空院,原本是堆放杂物的地方,如今被红卫兵征用,改成了“战利品仓库”。
门口站着两个戴袖章的守卫,腰杆挺得笔直,谁想靠近都得被盘问。
院里堆着从各处没收的“四旧”物品:雕花的木床、描金的花瓶、绣着龙凤的被褥,
偶尔还能看见有人抬着红木家具往里搬,引来不少街坊围观,却没人敢多嘴。
有个年轻人小声跟身边人说:“这家具多好啊,就这么堆着,多可惜。”
旁边人赶紧拉了他一把:“你小声点!被听见了有你好果子吃!”
顺着南锣鼓巷往大街上走,军绿色的浪潮更盛。
长安街两侧的人行道上,成群结队的红卫兵穿着军绿上衣,有的配着军绿色裤子,
有的搭着蓝色工装裤,胳膊上的红袖章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他们举着标语牌往前走,从前是几个学校的学生自发组织,如今成了有组织的队伍,
有人举着红旗走在最前面,有人拿着扩音喇叭喊着口号,
军绿色的队伍在阳光下连成一片,几乎占满了半边道。
公交车站台上,常能看见红卫兵在散发传单。
他们拦住路人,递上印着“破除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的纸张,
语气坚定地宣讲着“革命道理”。
原本只是偶尔出现的场景,如今成了街头常态。
火车站、王府井大街这些繁华地段,也随处可见红卫兵的身影。
他们有的在检查路人的衣物:“你这衣服上怎么有花纹?这是资产阶级情调,赶紧换了!”
有的在动员商店撤下“封资修”的商品:“这画儿不能挂,是旧文化,得摘下来!”
原本热闹的商业街区,渐渐被浓厚的革命氛围笼罩。
这股军绿色风潮与红卫兵的膨胀,根源都在“破旧立新”的时代背景里。
“打倒资产阶级情调”的口号已经传遍京城,那些绣着花纹的衣衫、款式新颖的外套,
都被视作“四旧”,没人敢再穿。